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头镇

沙头镇

①又名沙溪镇。即今江苏太仓市西北沙溪镇。《清一统志·太仓州一》:沙头镇“在镇洋县东(西)北三十六里。明时为州第一都会”。清名沙溪镇。

②即今江苏邗江县东南沙头镇。民国《江都县续志》卷1:沙头镇“在县城东南,当沙河出江之口,其南即大夹江,东接再兴洲。距城陆路三十里,水路三十五里”。


(1)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陈祠,人口 1600。因地处沙河出长江之口而得名。1949年为沙头乡。1958年沙头等乡合置沙头公社,1960年与李典公社合并称李典公社,1963年析置沙头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淡水鱼等。有制鞋、丝织、衬衫、电工、复合彩印、磨具、量具等厂。特产传统食品云片糕。通客车。(2)在浙江省永嘉县东南部、楠溪江下游两岸。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沙头,人口 1690。其地河曲发育,多沙石沉积,故名沙头。1949年为沙头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4年复为乡,1988年改置镇。1992年古庙乡并入。地处丘陵,沿溪多小块平原。产稻、小麦。有制鞋、制革等厂。仙温公路南北纵贯,楠溪江水运便利。其北太平岩是楠溪江风景区主要景点。(3)在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东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沙头,人口 2650。以地处资水羊沙洲头,故名。1951年置沙头镇,1956年改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置镇。主产稻、湘莲、蔬菜。有皮革、竹木加工、砖瓦等厂。为区东南部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公路通益阳市区。资水客班船停靠,有汽车轮渡。(4)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部。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沙头,人口 5500。原是冲积成的沙质河滩地,故名沙头。清初称沙头圩,后置沙头堡,1917年改为沙头乡。1950年属南海县五区。1957年并入官山乡,1958年属官山公社。1961年析置沙头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产塘鱼、蚕茧、甘蔗、香蕉、大蕉、杧果等。沙头大头菜有名。工业有丝织、电子、塑料、印刷、家具、制衣、地毯、铸造、橡胶、家电、模具等厂。有公路接325国道。水运有珠江三角洲河网航线。古迹有崔氏大宗祠。(5)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东北部、东安江西岸。东北依贺州市,西邻昭平县。面积420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永乐街,人口 1110。1950年为苍梧县十区。1958年设东安公社,1960年改沙头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置镇。产稻、杉木、松木、竹等。有木器、竹器、铁器、纸浆、铅笔板、化工工艺等厂。是木材、松脂、木制品、禽畜集散地。207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屯门镇

    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新唐书·地理志》:广州南海郡有“屯门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安县“梧桐山”条下:朴渡山,“《纪事》云,东莞南头城,古之屯门镇。……唐置屯门镇兵,以防海寇。天宝二载,

  • 五马山砦

    南宋置,在今河北赞皇县东五马山。《宋史·高宗纪》:建炎二年(1128),“和州防御使马扩奔真定五马山砦聚兵,得皇弟信王榛于民间,奉之总制诸砦”。即此。

  • 南阳郡

    ①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前272) 置,治所在宛县 (今河南南阳市)。《元和志》 卷21:“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 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桐柏县以西,湖北丹江口市以东,河南鲁山县以南,河南

  • 之溪

    即今贵州习水县、四川合江县境之习水河。《永乐大典》2218《泸州志》:之溪“在合江县。源出播南三百余里,至县西南曲流三折,状如之字,因名之溪”。《明史·地理志》 合江县:“北滨大江,西有之溪,北溪入焉

  • 三防塘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三防镇。清设三防塘主簿驻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三防镇。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设主簿于此,属罗城县。

  • 鬼迷店

    在今陕西凤县北三里。南宋陆游 《观秋夜感旧》 诗: “往者秦蜀间,慷慨事征戍,猿啼鬼迷店,马嘶飞石铺。” 《方舆胜览》 卷69凤州: “鬼迷店在大㪚关下。”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南宋陆游有

  • 南河渡集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清一统志 ·汉阳府一》: 南河渡 “在汉川县西南六十里龙门山下,宋党仲昇御金人于此”。

  • 丽阳山

    在今浙江丽水市北丽阳乡。《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丽阳山在“府北七里。山下有溪,丽水之名以此”。

  • 浢水

    今山西芮城县东浢水涧。源出中条山麓,南流入黄河。《水经·河水注》: “河北县有浢水,南入于河。”

  • 榆林塞

    亦名榆溪塞。在今内蒙古河套北。秦始皇时蒙恬北取今河套地,树榆为塞,故名。《史记·卫将军列传》: 汉武帝时,“车骑将军 (卫) 青度西河至高阙……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旧塞”。《集解》: “ 《水经》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