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卫
明洪武四年 (1371) 改河州路置,属西安都卫。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后属陕西都司。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广河、和政等市县及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五年 (1372)改为河州府,十三年 (1380) 仍改为卫。清雍正四年(1726) 并入河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河州路置,治今甘肃省临夏市。属临洮府。辖境相当今青海省黄河以南、甘肃省洮河下游一带。景泰二年(1451年)在此置河州。清雍正四年(1726年)省卫入州。
明洪武四年 (1371) 改河州路置,属西安都卫。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后属陕西都司。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广河、和政等市县及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五年 (1372)改为河州府,十三年 (1380) 仍改为卫。清雍正四年(1726) 并入河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河州路置,治今甘肃省临夏市。属临洮府。辖境相当今青海省黄河以南、甘肃省洮河下游一带。景泰二年(1451年)在此置河州。清雍正四年(1726年)省卫入州。
唐武德二年(619)置,属彭州。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六十里。贞观元年(627)属宁州。北宋太平兴国中改名彭阳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彭原县置,治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属彭州。贞观元年(62
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四十二里旧州。元改云龙甸军民府。大理置,治今云南省云龙县西南旧州。属大理府。元初改置云龙甸军民府。
北宋置,属潾山县。即今四川大竹县东北七十里石桥铺镇。在重庆市渝北区中部。面积75.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船场,人口 2920。清康熙年间建场,以场侧一船形巨石得名。1929年置石船镇
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北沟无量观西阁之下。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明 《辽东志》 卷1辽阳:祖越寺在 “城南五十里。在龙泉寺东”。现存大殿三间。祖越寺和无量观周围有玉皇阁、罗汉洞、八步紧等二十四景。
明洪武中置,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市西北高坪乡。清废。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8郁林州: 桥丽江 “在州南三十里。源出白石洞,又有沙田江,在州南四十里,源出州东南六岑山,俱流汇于南流江”。
在今湖南浏阳市东。《方舆纪要》 卷80浏阳县 “龙津水” 条下: 金牌水 “在县东五里。出道吾山东麓,流经此,折而西,经县南一里,入于浏水”。
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北小榄镇。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二十里。《水经·济水注》:“巨合水又北,听水注之。水上承泺水,东流北屈又东北注于巨合水。”元于钦《齐乘》卷2“泺水”条谓“听水即今之响河”。
唐显庆三年(658)建,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府永宁县:“西三十三里有兰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