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和郡
北魏置,属河州。治所在水池县 (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洮、临潭、康乐等县地。北周移治当夷县 (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武帝时废。
北魏于吐谷浑地置,治洪和城(今临潭东南),属河州。辖区约今甘肃省临潭、卓尼等县及临洮县南部。后复入吐谷浑。北周武成元年(559年)破吐谷浑复置,武帝时废。
北魏置,属河州。治所在水池县 (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洮、临潭、康乐等县地。北周移治当夷县 (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武帝时废。
北魏于吐谷浑地置,治洪和城(今临潭东南),属河州。辖区约今甘肃省临潭、卓尼等县及临洮县南部。后复入吐谷浑。北周武成元年(559年)破吐谷浑复置,武帝时废。
即瀑布山。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三十一里。唐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之“布山”即此。
即今山东昌邑县北二十里柳疃镇。清乾隆《昌邑县志》 卷2有柳疃集。
明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枞阳县东下枞阳。明于此设马踏石巡司。
西汉置,即今湖北郧县。《史记· 货殖列传》: “南阳西通武关、郧关。” 《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长利县: “有郧关。”
北宋置,属江油县。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
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北三十八里长城边。清于此设兵驻守。
唐渤海国置,属庆州。治所当在今吉林珲春市境。后废。
清雍正四年(1726)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1913年改为长寨县。
即今江西宜黄县南一百里侯坊村。明弘治《抚州府志》 卷2: 宜黄县有侯坊市。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 宜黄县南有侯坊。
又名莱芜谷。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唐中和四年 (884)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新唐书·黄巢传》: “巢众仅千人,走保太山。六月,时溥遣将陈景瑜与尚让追战狼虎谷。巢计蹙……乃自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