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洮州

洮州

北周保定元年 (561) 置,治所在美相县(今甘肃临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县以西、西顷山以东洮河流域。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临洮郡。唐武德二年 (619) 复为洮州。贞观四年 (630) 州县移治洪和城 (今临潭县东新城)。八年 (634) 复还旧治。开元十七年 (729) 废,二十七年 (739)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临洮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洮州。广德元年 (763) 后地入吐蕃。宋大观二年(1108) 复置,治所在今临潭县 (旧城)。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洪武四年 (1371) 改置洮州千户所。州境邻接蕃地,宋由此输入蕃马,金曾置榷场,明置茶马司于此。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于吐谷浑洮阳城置,治美相县(唐改名临潭县,今甘肃临潭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临洮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复为洮州,贞观四年(630年)移治洪和城(今临潭东新城),八年复还故治。开元十七年(729年)省入岷州。后于此置临州,二十七年又改为洮州。广德元年(763年)后地属吐蕃,称临洮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复置。属秦凤路。金属临洮路。辖区约当今甘肃省岷县以西及西倾山以东的洮河流域。元移治今临潭县东新城。属宣政院辖地脱思麻宣慰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洮州千户所。唐以后州境邻接吐蕃,宋由此输入吐蕃马匹,金于此置榷场。


猜你喜欢

  • 大佛寺石窟

    又名庆寿寺石窟。在今陕西彬县西二十里泾河南岸。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大佛窟平面呈半圆形,直径约21米,高30余米。大佛依山趺坐,高24米,两侧侍立二菩萨,各高5米,俗名“丈八佛”。窟壁雕大小佛及菩

  • 卢沟河

    即桑干河。《辽史·地理志》 南京析津府漷县引《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北渡范水、刘李河,六十里至良乡县。渡卢沟河,六十里至幽州,号燕京。”周煇《北辕录》:“二十七日遇卢沟河,即卢龙也。燕人呼水为龙,呼黑

  • 婆员县

    唐置,为羁縻长宁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长宁县。后废。

  • 玛泥兰卡伦

    清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后废。

  • 界首镇

    ①北宋置,属平阴县。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界首乡。南与泰安市交界,故名界首。②即今江苏高邮市北五十里界首镇。明置界首驿。清置巡司于此。(1)古镇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南、与泰安市交界处。北宋属平阴县。

  • 武功山

    ①在今江西安福县西北。《寰宇记》 卷109吉州安福县: 武功山 “在县西。根盘八百余里,高三十余里。中夜登岭可望日出。上有葛仙坛,瓦皆用铁。旁有石塔,时见火焰,若金灯。相传昔有武氏夫妇远来修炼,夫止卢

  • 青云 (雲) 驿

    唐置,属商州。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唐元稹有 《青云驿》、杜牧有 《题青云驿》 诗。北宋设青云镇。《清一统志·商州》 “商洛镇” 条:“ 《旧志》 有废青云馆在州南一百五十里,即青云镇也。”

  • 万胜冈

    ①在今江西宜春市东。《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淮南将刘崇景以袁州叛附于楚,(吴)杨渥遣“柴再用等与刘崇景、许贞战于万胜冈,大破之”。即此。《明一统志》卷57袁州府:万胜冈“在府城东五里。

  • 党家店

    即今河南上蔡县东南五十六里党店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八月,赖汶光军 “由新、项奔汝阳之东冈寺、射桥及上蔡之党家店”。

  • 文秀山

    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102乳源县:文秀山“在县南五里。有三峰尖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