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济渎庙

济渎庙

隋开皇初建,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四里庙街。《新唐书·地理志》 济源县: “有济渎祠、北海祠。” 《明一统志》 卷28怀庆府: 济渎庙 “在北海庙南,祀北渎大济之神。天下有四渎,而济渎最著”。现存殿宇六十余间,以北宋初建的寝宫最重要。清源洞府门为明代牌坊建筑的佳作。临渊门北的小北海和珍珠泉为济水东源。庙内 “将军柏” 高20余米,粗可四围。现存宋、金、元、明、清碑碣数十通,其中金大定年间的 《济源县创建石桥记》、元赵孟頫书《投龙涧记》 艺术价值都较高。


在河南省济源市区西北2千米的庙街。为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济渎是中国江(长江)、河(黄河)、淮、济古四渎之一,由于济水下游早被黄河侵夺,已不能独流入海。庙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现存4组建筑群,计殿宇60余间,占地100余亩。以宋初歇山式建筑寝宫最为重要。明代建筑清源洞府门、龙亭及有元代构造的临渊门,均是研究古代建筑的实物资料。并有碑刻数十通。庙后有池名小北海,即为济水东源,池周围有亭阁多座。庙内古柏参天,尤以将军柏最高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天平渠

    即万金渠。在今河南安阳县及河北临漳县境。《魏书·地形志》 司州邺县:“天平中,决漳水为万金渠。今世号天平渠。”

  • 沙包子

    即今辽宁普兰店市北沙包镇。旧属复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卢雒县

    1946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河南卢氏县和陕西雒南县析置,治所在东川街(今河南卢氏县境)。取两县首字为名。1947年3月撤销。旧县名。豫西解放区设。1946年由河南省卢氏县和陕西省雒南县析置,治今卢氏县东

  • 桂阳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桂阳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平阳县 (今湖南桂阳县)。洪武九年(1376) 改为桂阳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桂阳路为府,治平阳县(今湖南桂阳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境

  • 北灵丘郡

    东魏天平二年(535)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蔚县。北齐废。东魏天平二年(535年)置,治灵丘县(今山西灵丘县东)。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蔚县和山西省灵丘县部分地。北齐省。

  • 洵河

    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北旬河。源出宁陕县东北,东南流经镇安县,至旬阳县东注汉水。《三国志·蜀书 ·刘封传》: 申仪降魏,为魏兴太守,“封员乡侯,屯洵口”。即此。见“旬河”。

  • 竹子山

    在今云南宜良县南。《方舆纪要》卷115路南州:竹子山“在州南五十里。山高千仞,周百里。旧为贼巢,明朝宏治中,方伯陈金平之。环向有蜡烛、香炉诸峰”。

  • 小葛龙洛邦到骆豆虎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北谷龙(小谷龙)。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

  • 罕诺依古城

    又名康奥依。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北六十里、疏附县伯什克然木乡罕诺依村附近。英人斯坦因和我国黄文弼均曾到此考察。黄氏曾在城内采集到喀拉汗王朝钱币。二人均认为此城当系喀拉汗王朝都城。但也有人认为此城当早于喀拉

  • 烂泥渡镇

    又称赖义渡镇。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滨 (延安东路外滩对面)。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上海县东有 “烂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