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关
①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南黄河西岸。《清一统志 ·延安府二》 “永临关” 条下: 清水关 “在 (延川)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清水口,皆东临黄河,路通山西隰州永和县”。
②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北。明置巡司于此。清废。
①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南黄河西岸。《清一统志 ·延安府二》 “永临关” 条下: 清水关 “在 (延川)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清水口,皆东临黄河,路通山西隰州永和县”。
②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北。明置巡司于此。清废。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为登源河上源。宋淳熙 《新安志》 卷5绩溪县: 登水 “出徣溪山,南流九十里合扬之水,入歙县界,溉田二顷”。《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 “扬之水” 条下: “登水在县东北八十里,出借
北宋置,属壁山县。在今四川璧山县南五十八里王来山下。
亦作旧所、旧县、旧都、阿木喇补。当今越南中部广南—岘港省境。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占城国“旧州、乌丽、 日丽、越里, ……皆其属国也”。作为都城在维川县南茶荞一带。《元史·占城传》:“旧州水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泰州军置,治所在海陵县 (今江苏泰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姜堰、如皋等市地。二十一年 (1284) 改为泰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泰州置,治海陵县(今江苏泰州
旧名美笃喇麻寺、美都喇嘛寺。在今四川小金县南山坡上。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重建,四十五年 (1780) 改今名。
唐代石门路上的交通要站。在今云南大关县北洒渔河北岸黄葛附近。唐樊绰《蛮书》卷1:“石门外第三程至牛头山,山有诸葛古城,馆临水,名马安渡。”依《新唐书·地理志》 作马鞍渡。在今云南省大关县西北。唐贞元十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陈相屯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各线车站道里表:安奉线“陈相屯驿距抚安驿十一里四”。
元置,属定远府。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罗甸县北部、惠水县南部。后废。
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南迪口镇。清时建安县丞驻此。即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南迪口。清建安县丞驻此。
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南碧鸡镇。《方舆纪要》 卷114云南府昆明县: 高峣关城 “在府城西,云津桥北。为关津总要处。《碧峣精舍记》: 滇海西斥舍舟登陆,俗亦曰高桥,稽之古志,桥实曰峣,以山形似秦峣关也。高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