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照散城

照散城

金建,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南山城镇。《金史·太祖纪》: 收国二年 (1116) 五月,“阿徒罕破辽兵六万于照散城”。即此。


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金收国二年(1116年),乌论石准大败辽军于照散城,即此。


猜你喜欢

  • 淳民县

    一作淳人县。隋开皇十九年 (599) 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业初属永平郡。唐武德七年 (624) 改为感义县。古县名。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北。属

  • 南阳县

    ①南朝宋置,属北阴平郡。治所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南泉镇和兴场。西魏废。②北魏改阳亭县置,为魏兴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山阳县西北。隋开皇初废入丰阳县。③北魏太和三年 (479) 置,属丹杨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

  •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汲城村。《史记·秦本纪》: 庄襄王三年(前247),“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又,《秦始皇本纪》:七年(前240),“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古邑名。战国魏邑

  • 滑亳

    唐方镇名。广德元年 (763) 改滑卫节度使置,治所在滑州 (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领滑、亳 (今安徽亳州市) 二州。大历七年 (772) 改为永平军节度。唐方镇名。广德元年(763年)以滑卫节度

  • 妥甸街

    即今云南双柏县治。清有千总驻防。1962年双柏县迁治于此。

  • 黄龙寺

    ①一名雪山寺、白鹿寺。明建,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七十里黄龙乡西玉翠山麓。民国 《松潘县志》 卷5: “相传黄龙真人养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今仅存后寺。在前后寺间,有水池

  • 凡山

    即丹山。在今山东临朐县东三十六里。《史记·封禅书》:“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汉书·地理志》琅邪郡朱虚县:“凡山,丹水所出,东北至寿光入海。”疑凡山为丸山之讹。古山名。凡,或作丸。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

  • 小汶河

    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31新泰县:小汶河“源出东北四十里之龙池。池在龙亭山下,西南流百里,入于汶河”。

  • 老鹳嘴

    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南。《宋史·瀛国公纪》:南宋德祐元年(1275),“大元兵攻真州,知州苗再成、宗子赵孟锦率兵大战于老鹳嘴”。即此。《方舆纪要》卷23谓“或曰,即今(仪真)县东南二十里之老鸦夹”。(1)

  • 福泉县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青浦县北境置,属松江府。治所在唐行镇 (今上海市青浦县治)。以县东竿山之北福泉山为名。乾隆八年 (1743)废。(1)古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青浦县置,与青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