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岩隘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平乐府二》:牛岩隘“在富川县东。民瑶杂居,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设兵防守”。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北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汉瑶杂居,清时设兵防守。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平乐府二》:牛岩隘“在富川县东。民瑶杂居,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设兵防守”。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北与湖南江华县山界相连,汉瑶杂居,清时设兵防守。
即星星峡。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四百九十里星星峡一带。清祁韵士 《万里行程记》: 星星峡“在沙碛中。……星星之名不解所谓,或云山中出星星石,石有金点,错落如星,余求之弗得。云在层岭叠嶂中,无暇往迹之也。或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百二十里。明置高都巡司。(1)古镇名。即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高都。明时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山西省泽州县东北部。面积119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高都,人口354
1939年伪满由本溪县析置,属奉天省。驻本溪湖(今辽宁本溪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名本溪市。
夏、商、周国名。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二十四里葛伯屯。《尚书· 商书 · 仲虺之诰》: “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 《孟子· 滕文公》: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春秋》: 桓公十五年 (前697)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方舆纪要》卷48巩县:“俗传吕布军虎牢,饮马于此。”
即仆千水。今四川邛崃市南之火井河及南河(邛崃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临邛县“有布仆水,从布仆来合文井江”。
五代楚置,即今湖南东安县西南二十里紫溪市镇。北宋雍熙元年(984)升为东安县。五代楚分零陵县置东安场,治今湖南省东安县南紫溪。以近东安江为名。北宋雍熙元年(984年,一作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升县
在今广西藤县西十里。《明史·地理志》藤县: “西有幕僚江。” 《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慕寮江“源出罗幔岭,分二流,流二十里而复合于藤江”。
在今广东韶关市东南。《方舆胜览》卷35韶州:书堂岩“在城东十五里。白芒渡相对。岸洞划然,象清石洁。张曲江读书之所”。
又名福庆寺。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莲花岭北。唐建。清乾隆八年(1743)改名天成寺。清《日下旧闻考》卷115引《乾隆十二年御制天成寺诗》:“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硐泉苔石,历历可数。远眺林峦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