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营
明置,在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清改为玉泉营堡。《清一统志·宁夏府二》:玉泉营堡“在宁朔县西南八十里,东去黄河,西去贺兰山皆三十里。明万历十五年筑城,周三里。本朝设游击守备驻防”。
明置,在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清改为玉泉营堡。《清一统志·宁夏府二》:玉泉营堡“在宁朔县西南八十里,东去黄河,西去贺兰山皆三十里。明万历十五年筑城,周三里。本朝设游击守备驻防”。
金置,属历城县。即今山东济南城北十二里洛口集。古镇名。金置,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北洛口。《金史·地理志》:“历城镇六:盘水、中宫、老僧口、上洛口、王舍人店、遥墙。”
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置,属衡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南朝宋为衡阳郡治。隋改名衡山县。古县名。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分湘南县置,以在湘水之西得名。治今湖南省株洲县南。属衡阳郡。南朝为衡阳
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2洪雅县:竹箐山“上多竹,蒙茸茂密。昔人以甃梯磴,盘折而上。宋尝置关于其巅,设巡检司,后废。嘉靖中复设竹箐山巡司”。
①在今广东电白县东南。旧属茂名县,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陕西渭南市东赤水镇。《资治通鉴》:唐天复元年(901),朱全忠欲迁昭宗去东都,“闻车驾西幸,与僚佐议,复引兵还赤水”。③在今甘肃岷县东。一说在今青
一名荆子关。即今河南淅川县西北八十八里荆紫关镇。清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 卷12: 同治五年 (1866) 七月,上谕: “张、牛等股有向淅川、内乡之意,而荆紫关、潼关为入陕通衢。”又称荆子关、荆子
在今福建沙县西。《明通鉴》: 洪武元年 (1368) 六月,“ (陈) 友定故将金子隆、冯谷保等复率众寇延平,(延平卫部将蔡玉) 击败之,追至沙县青云寨,子隆负险拒守”,即此。
即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七十八里。《水经注· 夷水》: 夷水 “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东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
在今四川岳池县北一里。《方舆纪要》 卷68岳池县: 翔凤山 “山有三峰,如凤之翔举”。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右卫“在府治西三里”。后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
明永乐九年(1411)筑。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南。《清一统志·大同府》:怀仁堡“在大同县西南八十里, 周三百五十五丈八尺,濠深一丈七尺”。明永乐九年(1411年)置,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南。属大同府。清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