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琅邪郡

琅邪郡

①亦作瑯邪郡。秦置,治所在琅邪县 (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西汉移治东武县 (今山东诸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胶州、胶南、即墨、诸城、日照诸市及沂水、五莲、海阳、莒南及江苏赣榆县等地。东汉建初五年 (80) 改琅邪国,移治开阳 (今临沂市北)。西南部辖境略有扩大。三国时辖境缩小。东晋以后复改为郡。北魏移治即丘县(今山东临沂市西二十里)。隋开皇中废,大业初复改沂州为琅邪郡。治所在临沂县 (今山东临沂市)。唐初复为沂州,天宝初改为琅邪郡。乾元初废。

②东晋大兴三年 (320) 侨置,初无实土,寄居今江苏句容县境。咸康元年 (335),始割丹阳郡之江乘县地为实土,治蒲州金城 (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北)。南朝宋改为南琅邪郡。

③南朝梁置,治所在朐县 (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为朐山郡。


(1)秦置,治琅邪县(今山东胶南市琅邪台西北)。西汉移治东武(今诸城市),置有铁官、盐官。辖境相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东汉改为国。东晋后复为郡。北魏移治即丘(今山东临沂市西)。隋开皇中废,大业初复改沂州为琅邪郡,治所在临沂(即今临沂市)。唐初复为沂州,天宝初改为琅邪郡,乾元初废。新莽末郡人吕母、樊崇、逄安等相继起义于此。(2)东晋太兴三年(320年)侨置,初无实土。咸康元年(335年)桓温为太守,分江乘县地立郡,治金城(今江苏句容市北)。辖境约相当今南京市鸡鸣寺以东,龙潭以西,北至长江地。属徐州。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为南琅邪郡。(3)南朝齐侨置,治朐山城(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属青州。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名朐山郡。


猜你喜欢

  • 仙霞贯镇

    亦作仙霞观。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七十里仙下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雩都县东北有仙霞观墟。

  • 麻阳县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辰州。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黄桑乡旧县。北宋熙宁中移治今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锦和镇,属沅州。元属沅州路。明属沅州。清属沅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 密艾亭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北。《汉书·地理志》䝠道县: “骑都尉治密艾亭。”

  • 圣公山

    在今陕西洛川县东七十里。《方舆纪要》卷57洛川县“雄儿山”条下:“又东二十里为圣公山, 皆昔时据险拒贼处。”

  • 三脚?

    亦作三角��。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清属独山州,设三脚��州同驻此。1913年改设三合县。1941年改设三都县。1957年改设三都水族自治县。

  • 中饶堡

    即今广东饶平县治。《清一统志·潮州府》:中饶堡“今饶平县治。本海阳县地,东曰上饶,西曰下饶,通名曰三饶。滨海倚山,习俗剽悍,为盗贼薮。明成化十四年,总督朱英奏析弦歌、宣化、信安、隆眼城、

  • 毛鸿宾堡

    北魏将毛鸿宾筑,在今陕西耀县西南。

  • 三湖镇

    一名沙湖镇。即今江西新干县北赣江西岸三湖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新淦县:“自界埠登舟顺流……至三湖圩。”(1)在江西省新干县北部、赣江西岸。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湖,人口

  • 玉峰山

    一名峰山。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玉峰山“在县治南。绝顶奇石,光莹似玉”。俗称马鞍山。在江苏省昆山市西北部。周围1.5千米,海拔80米。一峰突起原野,有“真山似假山”之说。山上胜迹

  • 色哷库尔

    即塞勒库勒。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清宣宗实录》:道光八年(1828)九月,“至叶尔羌所属之色哷库勒地方,向设五品阿奇木”。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