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辟
西汉置,属五原郡成宜县,为西部都尉治。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一说即今烂否圪卜古城。《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西安阳县故城南,王莽更之鄣安矣。河水又东径田辟城南。《地理志》曰:故西部都尉治也。”
西汉置,属五原郡成宜县,为西部都尉治。故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一说即今烂否圪卜古城。《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西安阳县故城南,王莽更之鄣安矣。河水又东径田辟城南。《地理志》曰:故西部都尉治也。”
①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朔平府》: 洪涛山 “在朔州马邑乡西北十里,桑干水出焉”。②在今安徽桐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洪涛山在 “县东北四十里。山高广,每大雨,则水下流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威州。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境。至元二十一年 (1284) 废入威楚县。古县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今云南省楚雄市境内。属威楚路。至元二十一年废。
在今广东三水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卢岭在“县西北四十里, 与四会县接界”。
即今台湾省苗栗县西北后龙镇。本后垅社(见清乾隆间范咸《台湾府志》卷2)。 日本占领期间设后龙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后龙镇。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77岳州府临湘县: “港头水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巴陵县东北九十里之石佛岭,流入县南五里之白泥湖,又东北接县东五里之连家湖,引流为清江口,达于江。”
即今安徽萧县西北的赵圈村。《方舆纪要》卷29萧县: 赵家圈 “在今县西六十里。有赵家圈渡,大河津要处也。嘉靖四十四年,大河由此冲决,丰、沛皆受其患。有赵家圈巡司”。清改置萧营守备驻此。
原名中都寺。在今山西平遥县城西南十四里桥头村北侧。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明代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和塑像大都为明代遗物。有三进院落。除山门外,中轴线有天王殿、弥陀殿、大雄宝殿、佛母殿,两厢配有罗
又作乐阳殿。在北魏平城西苑内,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下皇庄一带。 《水经·㶟水注》: 武州川水 “又东南流出山,《魏土地记》 曰: 平城西三十里武州塞口者也。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苑有
即今河北承德县(下板城)北四十里六沟镇。清于此设把总驻守。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北塘㙍镇。 明万历 《高州府志》 卷1: 吴川县有塘㙍墟。 清光绪 《吴川县志》 卷1: 塘㙍墟在 “城西北六十里。 有上下二墟,化州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