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岩县

白岩县

辽置,为岩州治。治所在白岩城(今辽宁灯塔县东南西大窑镇南、太子河北岸官屯附近)。后废。


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东北燕州城。为岩州治。金初改名石城县。


猜你喜欢

  • 灵空山

    又名九顶山。在今山西沁源县西北。清康熙《沁州志》卷1:灵空山“在(沁源)县西北六十里。其势峭削,四围石壁如屏,西与霍太山相连。岩洞幽深,林木葱郁,上下径路陡峻,石磴盘折,俗呼为十八盘。半空有仙、峦二桥

  •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浚县北。《春秋》: 定公十四年 (前496),“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杜注: “魏郡黎阳县东北有牵城。”古邑名。《公羊传》作“坚”。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浚县北。《春秋》定公十四年(前

  • 游洲墟

    即今江西信丰县西南游州。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赣州府信丰县西南有游洲墟。

  • 呼伦贝尔副都统

    清乾隆八年 (1743) 改呼伦贝尔统领为副都统衔总管,光绪六年 (1880) 改为副都统,属黑龙江将军。治所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光绪三十四年 (1908) 裁副都统,改置呼伦直隶厅。

  • 蒱县

    即蒲亭县。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旧本 《隋书·地理志》: “西魏置蒱县。” 今标点本改蒲亭县。

  • 福山县

    金天会二年 (1124) 刘豫析置,属登州。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方舆纪要》 卷36福山县: 福山在 “县北五里。县以此名”。明、清属登州府。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

  • 䂭硗津

    古黄河津渡。 在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镇北侧。《资治通鉴》: 西晋永嘉六年 (312),汉安北将军赵固等 “恐为石勒所并,欲引兵归平阳,军中乏粮,士卒相食, 乃自䂭硗津西渡”。 即此。古黄河

  • 西梁寨

    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三十里。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西梁“有上、中、下三寨,地险苗众”,清乾隆末苗民吴半生尝凭此起事。

  • 平舒县

    ①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十里平城乡。北魏孝昌中废。②北魏改东平舒县置,为章武郡治。治所即今河北大城县。隋属河间郡。唐属瀛州。五代周改名大城县。③东魏天平中在军都城(今北京市昌平县境)侨置

  • 石马关

    亦名石马滩镇。在今四川犍为县西北四十里石马村。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石马关“有石马蹲踞”,因名。明置巡司于此。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