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渠县

石渠县

清宣统元年(1909)于德尔格忒宣慰司极北地区置,属登科府。治所在色许(今四川石渠县)。以境内最大的喇嘛寺色须寺的谐音得名。“石渠”,藏语意为“所巴下色登部落的后代”。色须寺为其后人所建。1913年属边西道。1914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西北缘,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交界。属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2.1万平方千米。人口6.2万。为四川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辖2镇、20乡。县人民政府驻尼呷镇。清为德格土司北部辖地,即杂渠卡,一名色许,宣统元年(1909年)改土归流,设石渠县。以境内黄教喇嘛寺院色须贡巴名之,石渠为“色须”译音。1914年属川边特别行政区。1925年属西康屯垦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78年邓柯县撤销,其西北部划入石渠县。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东北为巴颜喀拉山脉,西南为沙鲁里山北段。雅砻江自西北向东南流,左纳马木考河、各曲诸水,右有翁曲、拉马河诸河注入。属高原半湿润气候。草场占全县总面积75.91%,居全省首位。牧放牦牛、绵羊、马等。农产有青稞、小麦。石渠白菌著名。有锂辉石、银及云母矿。有皮革、乳类加工等工业。建有翁曲水电厂。马石公路连接川藏公路北线,石玉公路通青海省。名胜古迹有色须贡巴寺院、老玛拉空寺院、照阿娜姆古石刻及查曲卡温泉。


猜你喜欢

  • 药 (藥) 儿岭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北。《资治通鉴》: 唐广明元年 (880) 八月,“李克用自雄武军引兵还击高文集于朔州,李可举遣行军司马韩玄绍邀之于药儿岭,大破之”。胡三省注: “药儿岭在雄武军西。”②又名鹞儿岭。在

  • 大谷龙长官司

    元末置,明属龙里卫。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大谷龙。清改属龙里县。

  • 卢番蛮夷长官司

    元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北。明洪武六年(1373)并入卢番长官司。

  • 驿店镇

    北宋置,属岐山县。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南益店镇。

  • 芜菁平

    即女菁平。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宋史·张珏传》:珏曰:“芜菁平、母德、彰城,汪帅劲兵所聚也,吾出不意而攻之,马鬃必顾其后, 不暇城矣。”

  • 黑风峒

    在今湖南桂东县西南,湘赣边界附近。南宋嘉定元年 (1208)、二年 (1209) 以罗世传、李元砺为首的瑶、汉饥民先后在此起义。

  • 马水墟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马水乡东南,石菉水注入漠阳江口处。清同治《广东图说》卷45:阳春县“有马水墟”。

  • 沙瑶

    在今菲律宾棉兰老岛的达比丹以南。一说为宿务的Sayao。明张燮《东西洋考》卷5:“沙瑶、呐哔啴,其地相连,呐哔啴在海畔,沙瑶稍纡入山隈。”

  • 康家屯

    即今辽宁康平县 (康平镇)。《清史稿·地理志》 康平县: “旧名康家屯,光绪三年移八家镇经历治此。六年析科尔沁左翼中、后二旗南境,前宾图王旗东境,改置县。”

  • 义成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贞元元年(785)改永平军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领滑、郑(今河南郑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三州。光启二年(886)改为宣义军。五代唐复为义成军。北宋初废。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