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祐州

祐州

①唐贞观四年 (630) 以处降羌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后废。

②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境大凉山地区。后废。


(1)唐贞观四年(630年)以羌族党项部落置,治廓川县(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后侨治灵州(治回乐县,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寻废。(2)唐置,治今四川省南部昭觉、金阳二县交界处的西溪河流域。后废。(3)金改岷州置,治今甘肃省岷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西和、礼县、宕昌、岷县等县地。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废。


猜你喜欢

  • 河洑山

    亦名武山。又名平山、太和山。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光绪 《湖南通志》 卷23引明杨嗣昌 《河洑山记》: “河洑山者,山下出泉,伏流而入于河,故相传谓河洑山也。”

  • 洼 (窪) 乌场

    即今四川宁南县东南华弹镇。清设巡司于此。民国改设县佐。

  • 麻 (蔴) 荳社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麻豆镇。连横 《台湾通史 ·建国纪》: 南明弘光元年 (1645),“台湾领事集归化土番之长老,设评议会,“其时归化番社中有 “蔴荳社”。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卷1作 “麻豆

  • 会稽郡

    ①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上海市,浙江天台山、大盘山、仙霞岭以北及皖南一角。西汉时南扩至浙江、福建全省。东汉永建四年(129)徙治山阴县(今浙

  • 东西砬缝

    在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北十七道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十七道沟金矿在长白(县)十七道沟迤东之东西砬缝。沙金最旺。”又有东西砬了银矿。

  • 嵊山

    在今浙江嵊县北三十里剡溪东岸。《水经·渐江水注》: “江水北径嵊山,山下有亭,亭带山临江,松林森蔚,沙渚平静。”曾名神前、陈钱、尽山。在浙江省东北部海中,为舟山群岛北部岛屿,西邻枸杞岛。属马鞍列岛。面

  • 黄三坑砦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新兴县: 黄三坑砦 “在县西。瑶巢也。《志》 云,县境诸瑶山,凡数十处,而黄三坑、铁场、石人背等山巢,皆在县西。嘉靖三十七年,督臣王钫以德庆、泷水、阳春、

  • 蒲亭

    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后汉书·仇览传》:“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 即此。

  • 鄞县

    ①秦于鄞邑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二十八里白社乡。隋开皇九年 (589) 废入句章县。②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 吴越改鄮县置,为明州治。治所即今浙江宁波市。南宋绍熙五年 (1194)为

  • 皇穹宇

    俗称回音壁。在今北京天坛公园圜丘坛北。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位之地。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为今名。清乾隆十七年 (1752) 重建。有东西配庑各五间,存放圜丘祭祀的神牌。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