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水阁
亦名圣水阁、玉液泉。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纯阳殿与中峰寺之间。清道光 《峨眉山志》 卷3: 圣水阁 “在大峨石后,高僧化机隐此。明巡抚安庆吴用先筑此居之”。明称神水庙,以阁前玉液泉而名。清改今名。泉旁石壁有 “大峨”、“神水”等题刻。
亦名圣水阁、玉液泉。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纯阳殿与中峰寺之间。清道光 《峨眉山志》 卷3: 圣水阁 “在大峨石后,高僧化机隐此。明巡抚安庆吴用先筑此居之”。明称神水庙,以阁前玉液泉而名。清改今名。泉旁石壁有 “大峨”、“神水”等题刻。
一名武水。又名泸溪。沅江支流。在今湖南省西部。源出花垣县境,东南流经吉首市、泸溪县,在武溪镇入沅江。一说即东汉魏晋南北朝武陵五溪之一。两岸悉盘瓠种落武溪蛮所居。《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建武二十
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北。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双流县:七里湾桥“在县东十三里。省南冲衢。西源金花堰,东合簇桥河。乾隆六年修。俗名小金花桥”。
①即今河北易县西南七十里松山。《方舆纪要》 卷12清苑县: 松山,“其山多松”。因名。②又作大松山。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以山上有古松盘曲,故名。北宋天禧四年 (1020),契丹主隆绪如鸳鸯泺,遂猎于松
在今江西会昌县东南。《清一统志·赣州府》:羊石隘“在会昌县东南七十里。又湖界隘、清溪隘在县南八十里。……皆称险要”。
明正德七年(1512)置,属思恩府。治所迁徙无常。嘉靖七年(1528)移治三里(今广西上林县东北三里镇)。八年(1529)废。古县名。明正德六年(151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西南乔村,嘉靖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东泰州。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七十里。贞观初省入博城县。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属东泰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入博城县。
亦作合厮罕、合思罕。即化成关。今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北南关岭。《金史·地理志》 曷苏馆路: “有化成关,国言曰曷撒罕关。”《金史·地理志》:化成关,“国语曰曷撒罕关”。曷撒,又作哈斯、合厮、合思。在今辽
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8苍梧县:立山“东临大江, 山坂平衍,西极险阨,有径通藤县。山下有三公坡。成化初,督臣韩雍集大僚讲武于此,因名”。
即 《魏书·地形志》 豫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即大茂山,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4阜平县: 大茂山 “一名神尖”。今有神仙山,海拔1870米,当为神尖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