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国
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部坤甸一带。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华侨罗芳伯称王于此。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部坤甸一带。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华侨罗芳伯称王于此。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明初于斡朵怜万户府置,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斡朵里站”。
即今湖北荆门市东南一百二十里后港镇。清有外委驻防于此。(1)在江苏省东台市西南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后港,人口 3000。明成化年间以村后有港得名后港庄;民国初年,此村渐富,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渚碧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沙比礁。1947年改名渚碧礁。
①隋开皇九年 (589) 置,属抚州。治所即今江西崇仁县。大业初属临川郡。唐复属抚州。元属抚州路。明属抚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明吴与弼为崇仁人,传其学者称崇仁学派。②唐武德四
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穿城乡。《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穿城 “在桃源县北五十里”。
①即今陕西镇安县南青铜关。《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洵阳县有青风关。《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引 《旧志》: “清风关在洵阳县北一百五十里,接镇安县界,即青风之讹也。俗又名青铜关。”②亦名清风阁。即
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岳圩镇 (频峒隘)。《清一统志·镇安府》: 频峒隘 “在归顺州东南六十里。……接越南高平府界,有兵防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清时设兵驻防。
又作阳石木河、养息牧河。即今辽河西支流柳河及其上游养畜牧河。明后期,东迁之蒙古察罕儿部驻牧于养善木河一带,见 《万历武功录》、《三朝辽事实录》。后金天聪八年,皇太极遣兵渡辽河,抵阳石木河立营,见 《清
汉会无县。晋作桧无县。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
即今四川垫江县东南高安镇。清光绪 《垫江县志》 卷2: 高滩场在 “治东四十里”。雍正七年(1729) 设县丞,嘉庆三年 (1798) 裁。宣统间改置高滩镇。1941年改为高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