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芦山县

芦山县

①明洪武六年(1373)改泸山巡司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卢山县“以境内卢山为名也。山在城东,又名卢奴山,以其周匝皆大山,此山在内独小也。字本作卢,后人加草,因山多葭芦也。……一说开明号丛帝,丛帝生卢帝。今雅州芦山县有开明王城,疑即卢帝所居,故曰卢”。清属雅州府。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1939年改属西康省,1955年复属四川省。

②1927年置,属普洱道。治所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民国《普思沿边各区改设县治案卷》:“因该区原有大庐山、小庐山二支为最著,故改名芦山县。”因与四川芦山县重名,1929年改六顺县。


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属雅安市。面积 1253.4 平方千米。人口11.8万。辖6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芦阳镇。隋仁寿元年(601年)置卢山镇,三年置卢山县,属雅州。《太平寰宇记》芦山县:“以界内芦奴山为名。”《读史方舆纪要》芦山县:卢山“县东九里,接黎州所界。隋以此名县。或谓之卢奴山”。古字芦通卢。大业三年(607年)属临邛郡。唐复属雅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名泸山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始名芦山县。清属雅州府。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至此建县苏维埃政府。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属西康省雅安专区。1955年属四川省雅安专区,1968年改属雅安地区,2000年属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属邛崃山南段分支。芦山河纵贯县境,西纳宝兴河至飞仙关汇天全河后称青衣江。农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并产茶叶、生漆、棕片、大黄、厚朴、黄柏、贝母。有煤、铁、铅、铝土、铜、钾盐及花岗石等矿。工业有采煤、造纸、酿造和花岗石加工等。宝雅公路经此。县境多东汉石刻。有古扼连通南亚、西域的“青衣道”。古迹有汉樊敏碑阙、王晖石棺、平襄楼、飞仙关、姜公庙等。


猜你喜欢

  • 支提寺

    又名华藏寺。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四十五里支提山双髻峰下。海拔800余米。“支提”,梵语意为灭恶生善。北宋开宝四年(971)吴越王钱俶建,名华严寺。雍熙二年(985)赐名雍熙寺。明永乐五年(1407)赐名

  • 招远县

    ①南朝宋置,属豫州绥城郡。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南。后废。②南朝梁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为朐县。③南朝梁置,属临沭郡。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境。北齐废。④

  • 真源县

    唐乾封元年 (666) 改谷阳县置,属亳州。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载初元年 (689) 改为仙源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真源县。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 改为卫真县。古县名。唐乾封元年(666

  • 灵光寺

    在北京市西山支脉翠微山东麓。是八大处中第二处。创建于唐大历年间。初名龙泉寺。辽咸雍七年(1071)增建招仙塔。金大定二年(1162)重修,改名觉山寺。明成化十四年(1478)再修,改名灵光寺。1900

  • 壬田镇

    即今江西瑞金市东北三十里壬田镇。明嘉靖《赣州府志》卷5瑞金县:东北有壬田墟。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0:瑞金县北有壬田寨墟。在江西省瑞金市东北部。面积168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壬田圩

  • 阿罩雾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南雾峰乡。原为高山族阿罩雾社。日本占领初期设雾峰区,1920年改设雾峰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雾峰乡。

  • 玉笔城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景董山上。《方舆纪要》卷116景东府“景东城”条下:“又别为小城,在卫城之西,据景东山之顶,周三十余丈,开东北门以望远,名玉笔城。”明洪武中筑,在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山上。

  • 王泰堡

    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永宁县南王太堡。

  • 剥勘隘

    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八十五里,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条: “又有剥勘隘、上下盖隘,在城西。俱外连越南,有兵防汛。”

  • 洙湖里寨

    即潴湖集。今河南上蔡县东南洙湖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七月,赖汶光军 “乘势攻破上蔡之洙湖里寨、塔桥寨、洪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