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荣昌县

荣昌县

明洪武六年 (1373) 改昌宁县置,属重庆府。治所即今四川荣昌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 荣昌县 “以介于荣、昌二州之间为名”。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重庆市西部,面积 1079 平方千米,连接四川省。人口81.3万。辖20镇。县人民政府驻昌元镇。据《大明一统志·四川名胜志》:荣昌县“唐乾元中于此置昌州及昌元县,今名洪武四年改,以介于荣州也”。当由荣州、昌州二地为名。唐乾元二年(759年)划泸、普、合、渝、资、荣六州之地置昌州,并置昌元县为州治。大历六年(771年)州废;十年复置昌州及昌元县,属剑南道。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为寇焚荡,县移至罗市镇。北宋天禧中,徙县治于宝盖镇(今昌元镇)。政和七年(1117年)属潼川府路昌州辖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昌州,昌元县并入大足县。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国大夏,改元天统,在原昌元县部分地新置昌宁县为合州辖地。明洪武四年(1371年)因地处荣州、原昌州之间改名荣昌县,属重庆府。洪武七年省昌宁县,并入荣昌县。清代沿袭。1913年属川东道,1914年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东行署区璧山专区,1951年属江津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江津专区(1968年改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改名为永川地区。1983年划入重庆市。地处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接壤地带,濑溪河斜贯境内。属中温带湿润气候。产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薯及油菜籽、花生、柑橘等。荣昌白猪是全国三大地方良种猪之一,是全国种猪繁殖基地县。重庆畜牧兽医学院、养猪研究所均设境内。工业有采煤、机械、电力、建材、化肥、陶器、酿酒等厂矿。荣昌折扇、陶器为传统工艺产品。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南部,并有公路至泸州。濑溪河、大清流河通机动船。纪念地和古迹有革命烈士墓、张培爵烈士墓、南宋白塔、沙坝子宋墓。


猜你喜欢

  • 浣花里

    唐成都县坊里。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五里杜甫草堂一带。《旧唐书·杜甫传》: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 即此。

  • 龙里县

    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龙里卫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清林则徐《滇轺纪程》称:龙里县“以城南龙驾山得名”。在贵州省南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

  • 永安军

    ①五代方镇名。后晋置,治所在府州府谷县(今陕西府谷县)。后汉废。后周复置,北宋崇宁元年(1102)改为靖康军。②北宋乾德四年(966)改灌州置,属西川路。治所在灌口镇(今四川都江堰市)。辖境相当今四川

  • 牛厂石卡

    在今四川小金县北。《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小牛厂“在懋功屯务厅北七十八里。又十五里有大牛厂。并设塘汛”。《清史稿·曹永訚传》:“乾隆三十六年,随温福征小金川,提督董天弼檄守牛厂石卡,旋为贼据。”

  • 华阳镇

    ①明置,属望江县。即今安徽望江县东南十五里华阳镇。清设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6望江县:华阳镇,“《志》云:镇滨江,与宿松界沙湾角、毛湖洲一带,形援相接,向为奸盗渊薮,有官军巡戍”。②即今陕西洋县北

  • 岢岚军

    唐长安三年 (703) 置,治所在岚谷县(今山西岢岚县)。景龙中废。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 复置,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县地。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岢岚州。武周长安中置,治今山西省岢岚县。因

  • 东谷

    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资治通鉴》:唐会昌四年(844),“吐蕃论恐热之将岌藏丰赞恶恐热残忍,降于尚婢婢。恐热发兵击婢婢于鄯州,婢婢分兵为五道拒之。恐热退保东谷”。即此。

  • 古田县

    ①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开山洞置,属福州。治所在今福建古田县东北古田溪水库中。宋梁克家《三山志》云:“唐开元二十八年,洞豪刘疆等三人,以土地人民归于都督李亚邱,乃遣杨参军招致林镕等千余户,咸曰祖父咸

  • 苦竹寨

    宋置,属政和县。即今福建政和县西北苦竹林。元废。

  • 安陆府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郢州置,属河南行省。治所在长寿县(今湖北钟祥市)。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及京山县地。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安陆州。嘉靖十年(1531)改为承天府(府治长寿县改名钟祥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