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莲花镇

莲花镇

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东北莲花镇。民国《黑龙江志稿》 望奎县图: 东北有莲花镇。


(1)在辽宁省开原市北部。面积169.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孤榆树,人口1050。1961年置莲花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改满族乡。1999年改置莲花镇。特产山楂。有地毯、针织、山楂制品等厂。开孤、西昌公路经此。(2)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北部。面积139.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莲花村,人口2000。清光绪年间因梁姓在此开荒建屯,称梁花。后讹传成今名。镇以屯名。1956年设莲花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改镇。产玉米、大豆、稻、甜菜、亚麻等。有农机、亚麻、建材等厂。公路通呼兰等地。(3)在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北部。面积409.7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莲花村,人口1000。镇名以境内莲花泡而得名。1961年成立莲花公社,1984年设莲花乡,2001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盛产烤烟。产木耳、人参等。(4)在黑龙江省望奎县东北部。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宽四村,人口1590。相传此地曾种莲花而得名。1945年设莲花区,1951年改第九区。1956年改莲花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主产玉米、大豆等。有粮油加工、农机修造等厂。公路通望奎、海丰、惠七等地。(5)在浙江省建德市北部。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郭村,人口1300。1949年为莲花乡,1958年属洋溪公社。1961年为莲花公社,1983年复乡,1994年置镇。以境内莲花峰得名。地处丘陵,洋溪、江珠溪流经。产稻、茶叶、毛竹、乌桕籽。是省用材林基地之一。有电路板、重钙等厂和小水电站。建淳公路经此。(6)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东北部,东邻龙游县。面积72.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莲花,人口 1520。 民国《衢县志·碑碣志》:“在留湾溪(今芝溪)中,五代时,莲开花五色,异香袭人,故称莲花。”1920年置镇,1948年废。1950年为莲花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产稻、油菜籽、茶叶、生猪等。有建材等厂。集市繁荣,历史上为衢江区北乡一大市镇。公路通市区。古迹有宋建莲花寺,1923年李叔同(弘一法师)曾为寺主持僧。(7)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北部、西溪上游。面积196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美浦,人口980。以境内莲花山得名。1959年设莲花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置镇。产稻、甘蔗、花生等。有制糖厂。有公路接福诏公路。古迹有宋朱熹题额“安乐村”石塔。(8)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西北部、庐山北麓。面积67.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妙智铺,人口 2700。 因境内莲花洞得名。1957年设莲花乡,属九江县。1958年改公社,属庐山管理局。1980年属九江市郊区。1984年改乡,属庐山区。1992年改设镇。产稻、油菜籽、小麦、甘薯等。有制氧机、水泵、砂轮、液压件、服装、食品加工等厂。105国道经此。有莲花洞、龙潭、濂溪墓等名胜古迹。(9)在河南省舞阳县东部、沙河南岸。面积62.3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拐子王村,人口1540。镇因境内有一个 5000 亩的大水塘,塘中种植大片莲藕,并建有亭台楼阁,每至夏季,莲花盛开,风景宜人,成为游览之地,故名。1958年建拐子王公社,1961年改区,1964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改莲花镇。产小麦、玉米、大豆等。有铁路矿山机械、制鞋、面粉、加工、油毡等厂。公路西接许泌公路。(10)在湖南省望城县南部、天台山东南麓。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莲花桥,人口3300。清代于此建石板桥,名莲花桥。镇因桥得名。1949年属天台、章林乡。1958年为莲花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桐木、五峰二乡并入置镇。产稻、茶叶、油茶。有水泥、石灰、皮件等厂。有公路连接319国道。古迹有宋建六合寺。(11)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东北部。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莲花,人口5320。取莲塘、桃花二地组合成名。1986年属永安镇,1994年析置莲花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北岸平原区。产稻、花生、蔬菜。淡水养殖较盛。有毛织、化工、服装、纸箱、塑料、彩印、造纸、工艺水玻璃等厂。三茂铁路和321国道经此。(1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南部。面积316平方千米。人口5.3万,88%为瑶、壮族。镇人民政府驻莲花街,人口 3010。 因驻地有莲花塘,故名。1950年为恭城县三区。1958年设莲花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地处河谷平地及丘陵。产稻、玉米、薯类、甘蔗。“荔浦芋”、“沙田柚”有名。有农机、胶合板、竹棕、造纸、综合加工、美术工艺等厂。为县南部大集市,以柿子、“沙田柚”、“荔浦芋”及厘竹为大宗。西、北部有晋、南北朝古墓群。公路通县城、平乐、三江等地。(13)在重庆永川市东部。距市人民政府驻地8千米。面积21.9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莲花场,人口 450。 原名梓潼场,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附近古庙梓潼工得名。1933年改梓潼乡,属永川第三区。1951年划属第八区。1956年仍属第三区。1958年成立梓潼公社。1961年属陈食区。1981年地名普查因重名,以境内莲花塘改名莲花公社。1982年改莲花乡,1999年建镇。产稻、玉米、甘薯及脐橙等。富水产养殖。有生物化工、酿造、制革、水电、建筑等厂站。名胜有石鱼小溪。公路通永川市。(14)在四川省荣县东南部。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莲花,人口500。因传昔场边小河中有莲花夜开,后建金莲寺,故名。1949年为莲花乡,1958年改莲花公社,1983年复名莲花乡,1995年置莲花镇。有竹胶板、农具、砂石等业。镇区建筑物仍保持完整的清代风貌。通公路。(15)在四川省兴文县东北角。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莲花,人口630。以地形似莲花得名。1949年为镇北乡,1951年更名胜利乡。1958年设莲花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置镇,水栏乡并入。产蚕茧、茶叶、芝麻、花生、水果。有农机、造纸、粮食加工、酿酒、运输等业及林场。镇区沿山脊呈线状。纳古公路经此。(16)在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部,地处秦安、庄浪、静宁三县交界处。面积66.8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莲花城,人口1万。镇区位于清水河下游南岸。宋天圣中置莲花堡,因山形似莲花得名。清代为莲花镇。1949年设莲花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复置镇。产苹果、花椒。为县北部商贸集镇。泾甘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伏龙府

    在今陕西澄城县南五十里伏龙里。唐置折冲府于此。

  • 龙安水

    ①在今江西黎川县西。《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飞猿水”条下:龙安水“在县西三十里。源出会仙岩,西北流,合诸山溪水,经龙安镇,又折而北,至县北三十里之港口达于黎水。《志》以黎川为中川,飞猿为东川,

  • 和博克河

    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72: “塔尔巴哈台城东曰和博克河,发自和博克赛里山,三源并出,东南流,经库克申仓北,左会博依伦水,又东南伏于戈壁。”

  • 水陆洲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清一统志·长沙府一》:水陆洲“在善化县西橘洲尾。湘水至此,入长沙县界”。即“橘子洲”。

  • 宣慈乡

    即浙江武义县西南柳城镇。明初属丽水县,置鲍村巡司于此。景泰三年 (1452) 为宣平县治。即今浙江省武义县西南柳城镇。明初置鲍村巡检司于此。景泰三年(1452年)于此析丽水县置宣平县。

  • 乐口

    即今河南漯河市。《北齐书·尧雄传》:“元洪威据颍州叛,民赵继宗杀颍川太守邵招,据乐口。”

  • 渰龙陂

    在今贵州石阡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葛彰葛商司: “渰龙陂在司 (治今河坝场)南,旁有渰龙滩,皆乐回江所经也。”

  • 三台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东汉末曹操筑于邺城内西北隅。《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五年(210),“作铜雀台”。十八年,“作金虎台”。其后又筑冰井台,故称三台。《水经·浊漳水注》:“(邺)城之

  • 牛满卡伦

    亦作纽勒们河喀伦、牛曼河口喀伦。清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布列亚河注入黑龙江口西岸。因濒牛满河(今布列亚河)得名。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3:黑龙江有“纽勒们河喀伦”。清西清《黑龙江外纪

  • 长盐池

    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清一统志·鄂尔多斯》:长盐池“在右翼前旗(扎萨克驻今乌审旗东北阿都亥)南三十五里。蒙古名达布苏图(意为“有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