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中屯卫
明洪武二十六 (1393) 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龙山县 (今辽宁喀喇沁蒙古族自治县西南白塔子)。永乐元年 (1403) 徙治平谷县 (今北京市平谷县) 西,属大宁都司。后废。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村。永乐元年(1403年)移治平谷县(今北京平谷区)西北。后废。
明洪武二十六 (1393) 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龙山县 (今辽宁喀喇沁蒙古族自治县西南白塔子)。永乐元年 (1403) 徙治平谷县 (今北京市平谷县) 西,属大宁都司。后废。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村。永乐元年(1403年)移治平谷县(今北京平谷区)西北。后废。
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北三道河子,为牡丹江支流。《清一统志·吉林一》 “富达密河”条下:“阿穆兰河,在(宁古塔)城北三百里。源出阿穆兰窝集,……东流入瑚尔哈河。”
①隋仁寿初改湖州置,治所在湖阳县(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大业初废。②唐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置,治所在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县地。上元二年(761
亦称江口。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五十里江口镇。地当相思江与浔江会合之口,为水陆冲要。明、清设大黄江口巡司于此。清王闿运《湘军志》卷1: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僭号天王,出掠旁县。广西巡抚周天爵、提督向
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十里三沟乡。《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三沟驿在“县东十五里。路出合肥”。
即今福建福鼎县南白琳镇。由陆路赴霞浦县必经此。产白琳工夫名茶。清《乾隆内府舆图》:福鼎县南有白琳铺。
在今甘肃临潭县新城乡南。《晋书·乞伏炽磐载记》: 东晋义熙九年 (413),乞伏炽磐 “遣安北乌地延、冠军翟绍讨吐谷浑别统句旁于泣勤川,大破之,俘获甚众”。即此。
今山东济南市向以泉城著称于世。元代于钦《汇波楼记略》云: “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其所著《齐乘》卷2“大明湖”条载:“历下名泉有曰金线、曰皇华、曰柳絮、曰卧牛、曰东高、曰漱玉、曰无忧、曰石湾、曰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原江陵县城内。《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西魏于谨等围江陵,“(元)帝移居天居寺”。即此。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城内。《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西魏于谨攻江陵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秋, 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年):“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五代周改嵩阳观为太乙书院。北宋改名太室书院,后改为嵩阳书院。程颢、程颐曾讲学于此。与睢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元改为嵩阳宫。清复为嵩阳书院。在河南省登封市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