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山
在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金史·太祖纪》: 天辅元年 (1117),“斡鲁古等败耶律捏里兵于蒺藜山”。即此。
在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金史·太祖纪》: 天辅元年 (1117),“斡鲁古等败耶律捏里兵于蒺藜山”。即此。
北宋崇宁三年(1104)以丁令谷置,属积石军。在今青海贵德县北。后废。
亦作计戍水、计舒河。即今新疆天山以南之塔里木河。《魏书·西域传·龟兹国》:龟兹国“其南三百里有大河东流,号计式水,即黄河也”。
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北。东汉废。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三十里滨江。《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白石矶“白石巉岩”,故名。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建,在今贵州施秉县东瓮蓬洞。《方舆纪要》 卷122镇远府镇远县: 瓮蓬关在 “府西五十里。为戍守要地”。
清乾隆四十八年 (1783) 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丹巴县。1914年改置丹巴县。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北杨显堡村。明嘉靖《宁夏新志》卷1:杨显堡“有仓场”。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十二里小坪。初名小浦,清中叶改为小坪村。京广铁路经此。
即今山西陵川县西北池下村。《清一统志·泽州府》:池下镇“在陵川县西北”。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