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蓝水

蓝水

①又名采亭桥河。即今河北玉田县西兰泉河。《水经·鲍丘水注》: 蓝水 “出北山,东流屈而南,径无终县故城东。故城,无终子国也”。

②在今山西东南部。源于山西屯留县西,东流经长子县及长治市入浊漳水。《魏书·地形志》 上党郡寄氏县: “有盘秀岭,蓝水出其南,东流合浊漳。”


集镇名。在江西省宜黄县城南部。中港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500。北宋建村,因二水合于东南,名合陂。因其水四季清莹如蓝,又称蓝溪。1939年蓝水乡驻此易今名。特产笋干、大蒜等。有农具、地毯、竹制工艺、砖瓦、米粉等厂。有公路北接临宁公路。


猜你喜欢

  • 宛濮

    又名漆、宛亭。春秋卫邑。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前632),“宁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杜注: “陈留长垣县西南有宛亭,近濮水。”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左传》

  • 定阳

    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镇。战国时魏地,后属秦。《战国策·齐策五》: 苏子谓齐王曰: “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 即此。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魏王拔邯

  • 合江镇

    ①北宋置,属宣化县。在广西邕宁县西北五十里左右二江合流处。《元丰九域志》卷9邕州:宣化县有合江镇。《宋史·蛮夷传》:皇祐五年(1053),狄青率大军攻侬智高军,“智高复趋邕州,夜焚城遁,由合江口入大理

  • 胥岭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六十四里。与桐庐县接界。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2建德县: “北至分水县界六十里,以胥岭为界。”

  • 曾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曾县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天宝后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曾县(今云南大理市北)。天宝后废。

  • 柏林村

    即今山西闻喜县西南柏林乡。1943—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置稷麓县治此。

  • 大昌县

    ①北周置,属蔚州。治所在今山西灵丘县南。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北周改建昌县置,为永昌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后属建平郡。隋属巴东郡。唐属夔州。北宋端拱元年(988)属大宁监。

  • 石龙县

    ①南朝梁置,为罗州、石龙郡治。治所即今广东化州市。《方舆纪要》卷104化州:“《志》云:州治北有石龙冈,旧石龙县以此名。”隋大业初属高凉郡。唐为辩州、陵水郡治。北宋为化州治。元为化州路治。明洪武初为化

  • 海北州

    辽置,治所在开义县 (今辽宁义县东南四十里开州屯)。辖境相当今辽宁义县与锦县间大凌河流域。金皇统三年 (1143) 废。辽置,治开义县(今辽宁义县南开州屯)。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 宝鼎县

    唐开元十一年 (723) 改汾阴县置,属蒲州。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旧唐书·地理志》: “开元十一年,玄宗祀后土,获宝鼎,因改为宝鼎。” 乾元三年 (760) 属河中府。北宋大中祥符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