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蓝田猿人遗址

蓝田猿人遗址

在今陕西蓝田县陈家窝村和公王岭。1963—1966年在蓝田的调查和发掘中,在今蓝田县西北二十二里洩湖镇陈家窝村发现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在县东四十里九间房乡公王岭发现一个猿人牙齿和一个猿人头盖骨化石。两地化石统一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或蓝田人。蓝田公王岭猿人化石与北京猿人化石很类似,距今约98—100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约50万年左右。1979年在公王岭建立蓝田猿人遗址保管所。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陕西省蓝田县陈家窝村和公王岭。1963—1966年在当地发现猿人下颌骨与头盖骨化石,两地化石统一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蓝田直立人,或简称为蓝田人。蓝田公王岭猿人化石与北京猿人化石很类似,经古地磁测定,公王岭猿人距今约98~100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约50万年左右。蓝田猿人使用的石器,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等,大都是一器多用,形制很不规则,原料大部是用石英、脉石英打制。1979年在公王岭建立蓝田猿人遗址保管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东益州

    ①北魏置,治所在武兴(今陕西略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为兴州。②南朝梁天监中置,治所在南晋寿郡(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北周废。北魏置,治武兴县(今陕西略阳县)。

  • 龙门城

    ①北齐武平元年(570)斛律光筑,即今山西稷山县北里许之古城。②即今广东龙门县。明初置巡司于此。弘治九年(1496)置龙门县。③即今广西钦州市南六十里龙门镇。《清一统志·廉州府》:龙门城“在钦州西南海

  • 边临镇

    即今山东陵县北边临镇。北接河北吴桥县境。清属德州,有州判驻此。民国置县佐。在山东省陵县西北部。面积73.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边临镇,人口 1860。相传,原村名桃庄,以盛产桃而得名。

  • 金武支线

    自今浙江金华市至武义县。长40公里。为浙赣铁路支线。日伪于1942—1944年修筑。1945年被拆除。

  • 窝阔台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 封第三子窝阔台,都叶密立 (也迷里,今新疆额敏县)。辖地相当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及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1229年窝阔台 (太宗) 继汗位后,由其子贵由继承封地

  • 宜春口

    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北。宋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洞庭山之北,宜春口出焉。韩退之诗 ‘朝发宜春口’,即此地也。”

  • 宕渠山

    一名大青山。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后汉书·吴汉传》 李贤注: “宕渠,山名,因以名县。”《寰宇记》 卷138渠州: “宕渠山一名大青山,在县东五十八里。《蜀都赋》: 外负铜梁于宕渠。” 《舆地纪胜》 卷

  • 湔溲口

    亦作湔江口。在今四川都江堰市旧城东门外。西汉蜀守文翁凿湔江水口,即今都江堰市东北蒲阳河,流灌彭县、新都等地田亩。亦称为湔江 (湔水),为内江三大干渠之一。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庐江文翁为蜀

  • 五家子镇

    ①清置,属双阳县。在今吉林双阳县东南五家子村。《清史稿·地理志》 双阳县官商路:“南皇营,东南五家子镇,并达磐石。”②即今吉林双辽县东南五家子镇。《清史稿·地理志三》 双阳县:“东南五家子镇,并通磐石

  • 丹穴山

    在今河北北部。《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