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虎牙山

虎牙山

①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南长江北岸虎牙滩处,与荆门山斜对。《后汉书·岑彭传》: 建武九年(33),公孙述 “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势急峻。故郭景纯 《江赋》 曰: 虎牙杰竖以屹崒,荆门阙竦而盘礴。”

②在今湖北荆门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虎牙山 “在城西南三里”。明曹学佺 《名胜志》:“《舆地志》 云: 荆门山在城南,虎牙山在城西,各去五里。 其山乱石岩, 上合下开, 有如虎牙重门之状。”


古山名。又称武牙山。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东南岸,西北与荆门山隔江相望。山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行,故名。《资治通鉴》:东汉建武九年(33年),公孙述遣田戎、任满等下江关,“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关楼、立��柱以绝水道,结营跨山,以塞陆路”,即此。


猜你喜欢

  • 共州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四年(621)废。

  • 连达沟

    在今甘肃榆中县北。《方舆纪要》卷60金县:连达沟“在县北十五里。皆由浩亹以达于河”。《清一统地·兰州府一》:浩亹河“又连达沟在(金)县西北十里,两沟相接,故名。亦入浩亹河”。

  • 乔珠县

    唐显庆三年(658)置,属柘州。治所在今四川红原县南境。天宝初属蓬山郡。乾元初属柘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古县名。唐仪凤元年(676年)置,治今四川省红原县南。属柘州。广德后地入吐蕃。

  • 江口驿

    明置,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方舆纪要》卷21颍上县:江口驿“在县西北五十里。颍河东岸,为水陆要冲”。

  • 晋宁镇

    金置,属平晋县。在今山西太原市南。

  • 阳陵

    西汉景帝刘启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北。《汉书·景帝纪》:后元三年(前141),“葬阳陵”。臣瓒曰:“阳陵在长安东北四十五里。”(1)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北。《左传》襄公十年(

  • 竹子河

    在今山东日照市南。《方舆纪要》卷35日照县:竹子河“在县南五十里。源出县西南五十里之矮岐山,下流亦注于海”。

  • 临湖侯国

    东汉改临湖县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八十里临璧山下。后复为县。东汉改临湖县置,治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后复改为县。

  • 跋布

    西藏古地名。在今穷结县。唐时吐蕃赞普(王) 设夏日行宫于此。一说跋布即勃令。《新唐书·吐蕃传》: “其赞普居跋布川,或逻娑川。”

  • 始安郡

    三国吴甘露元年 (265) 分零陵郡置,属广州。治所在始安县 (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桂林市、平乐间漓水流域及永福县等地。南朝宋改为始建国,齐复为始安郡,属湘州。梁大同六年 (540) 始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