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属国
东汉延光元年 (122) 改蜀郡西部都尉置,属益州。治所在青衣县 (后改汉嘉县,今四川芦山县。一说在今名山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小金川以南,名山县以西,九龙以东以北,大渡河中游地区。三国蜀汉章武元年 (221) 改为汉嘉郡。
东汉延光二年(123年)分蜀郡西部置,治汉嘉县(今四川名山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名山、天全、雅安、荥经、汉源、石棉、九龙、泸定等市县。三国蜀章武元年(221年)改为汉嘉郡。
东汉延光元年 (122) 改蜀郡西部都尉置,属益州。治所在青衣县 (后改汉嘉县,今四川芦山县。一说在今名山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小金川以南,名山县以西,九龙以东以北,大渡河中游地区。三国蜀汉章武元年 (221) 改为汉嘉郡。
东汉延光二年(123年)分蜀郡西部置,治汉嘉县(今四川名山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名山、天全、雅安、荥经、汉源、石棉、九龙、泸定等市县。三国蜀章武元年(221年)改为汉嘉郡。
在今四川乐山市城内。《清一统志·嘉定府一》:方响洞“在乐山县儒学前东百步许。水从洞出,甃为大井,声若环佩,锵然有韵,旧名丁东水”。北宋黄庭坚改为方响洞,作诗云:“古人题作丁东水,自古丁东直至今。我为更
北魏永安中侨置,属新安桥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即今山东莱西市(水集镇)。旧属莱阳县,1940年于此置莱西县。
北魏延和二年(433)改武乡郡置,属并州。治所在乡县(今山西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镇)。辖境相当今山西榆社、武乡、沁县、襄垣、左权等县地。太和十五年(491)与县同移治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隋开皇初废
即今山西阳城县北大宁。1942—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阳北县治此。集镇名。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三才镇。人口1230。明崇祯二年(1629年)福建福州府甘蔗园村姓刘人家来此定居。因建村在大
即今河北沽源县南三十里小河子乡。民国《察哈尔通志》卷13:沽源县第一区有小河子村。1925—1948年为沽源县治。
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南马口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南康府建昌县:西南有马路口。
即今广西平南县东南平山镇新隆村。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平南县图: 东南有新隆墟。
明初建,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北黑瞎子岛上木克得赫屯。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莽吉塔城”。
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南端,跨十全河上。《清一统志》 引 《苏州府志》: 带城桥 “迤逦近府治城南,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