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舞阳县

西舞阳县

①北魏孝昌中,为襄州期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西。东魏改为临舞县。

②北魏天安元年(466)置,属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正光中废。东魏兴和二年(540)复置,属广州定陵郡。后废。


古县名。北魏孝昌中置,治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属襄城郡。东魏改为临舞县。


猜你喜欢

  • 芗城山

    又作香城山。在今江西吉安县南。《舆地纪胜》卷31吉州:香城山“在城南。耸秀如锋笔然”。《清一统志·吉安府一》:芗城山“在庐陵县南四十里,周围一百里,接永丰吉水界。亦号三县山,中一峰尤奇秀,胡氏世居其下

  • 峰高驿

    在今重庆市荣昌县东。《方舆纪要》 卷69荣昌县: 峰高驿 “在治东,马驿也”。清设峰高铺。

  • 定陵郡

    北魏永安中置,属广州。治所在北舞阳县(今河南舞阳县东北四十六里北舞渡镇)。隋开皇初废。北魏永安中置,治北舞阳县(今河南舞阳县北北舞渡)。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舞阳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 湿 (濕) 坂山

    亦作湿坂、湿冻岭。在今四川汶川县南漩口镇东北。《元和志》 卷32汶川县: 湿坂 “在县南一百三十七里。岭上树木森沈,常有水滴,未尝暂燥,故曰湿坂”。《水经·江水注》: 江水 “至汶山故郡,乃广二百余步

  • 四角板

    在今辽宁北票市南。民国《朝阳县志》卷4:四角板“在二官营子东北二十里,川州故城即其城处”。

  • 胙州

    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胙城县 (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四年 (621) 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四年废。

  • 茨湖

    在今湖北老河口市东南。《宋史·高宗纪》: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金人犯汉南之茨湖,鄂州军士史俊登其舟,获一将,诸军继进,遂击却之。……金统军刘萼闻茨湖败,亦退师”。古湖名。在今湖北省老河口市

  • 坊州城

    一名榜色城。明建,即今吉林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明《辽东志》卷9: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坊州城站。清废。又称榜色城。即今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明于此置驿站。

  • 禅陵

    汉献帝刘协陵。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后汉书·孝献帝纪》: 三国魏青龙二年 (234),“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李贤注: “ 《帝王纪》: ‘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

  • 绥远城厅

    清乾隆四年 (1739) 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隅新城。1912年改绥远县。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城区。清乾隆四年(1739年)于归化城东北筑绥远城,设绥远城厅,为绥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