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熟县
①东汉建武二年(26)置侯国,寻改为县,属梁国。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三十二里谷熟镇。北魏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宋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徙治今谷熟镇南,寻还治谷熟镇,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1952年析商丘县复置,治谷熟镇。1953年徙驻马牧集(今虞城县)。1954年撤销。
②东晋侨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南朝梁废。
①东汉建武二年(26)置侯国,寻改为县,属梁国。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三十二里谷熟镇。北魏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宋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徙治今谷熟镇南,寻还治谷熟镇,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1952年析商丘县复置,治谷熟镇。1953年徙驻马牧集(今虞城县)。1954年撤销。
②东晋侨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南朝梁废。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8太平县“龙门山”条下:“其东为三门岭,三方阻绝,一径中通,县治据其阳。”
即今河北冀州市西五十六里柏芽庄。民国《冀县志》 卷7: “乾隆 《冀志》: 西有柏牙庄。”
春秋楚邑。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左传》: 哀公十六年 (前479),“吴人伐慎,白公败之”。即此。西汉置慎县。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安徽省颍上县西北江口镇。《左传》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吴
即灵山。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寰宇记》卷86阆中县:仙穴山“在县东北十里。《周地图》云:灵山峰多杂树, 昔蜀王鳖灵帝登此, 因名灵山……天宝六年敕改为仙穴山”。
即榆林窟。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约一百四十里。即“榆林窟”。
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汝水(抚河)东石门乡。《清一统志·抚州府一》:石门渡“在金溪县西四十里。旴水与清江合流经此, 为四达之衢”。
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北之尧王山。《水经·巨洋水注》:尧水“出剧县南角崩山,即故义山也。俗人以其山角若崩,因名为角崩山,亦名为角林山,皆世俗音讹也”。
①北周明帝二年(558)置,治所在葭芦郡(或名芦北郡,今甘肃文县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文州,移治曲水县(今文县西五里白水江南岸)。天宝元年(742)改为阴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文州,建
在今四川金川县东南西里寨。清魏源《圣武记》卷七《乾隆再定金川土司记》:“大军议夺贼上游,而隔于西里之科曲山,乃于九月攻西里,木城石碉中枪炮如万雨雹,我兵步步立栅,以次进逼,掷火弹入木城。”
在今江西南丰县北二十里。宋崇宁中置世贤巡司。元置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