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设治局
1932年改菖蒲桶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民国《云南行政纪实》:“治所在高黎贡山间,因以命名。”1952年改贡山县傈傈族自治区。1954年改贡山县。1956年改设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1935年由菖蒲桶行政区改置,治打拉(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1949年改贡山设治区,迁茨开(今县治茨开镇)。1952年升贡山县傈僳族自治区(县级),1954年改贡山县。
1932年改菖蒲桶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民国《云南行政纪实》:“治所在高黎贡山间,因以命名。”1952年改贡山县傈傈族自治区。1954年改贡山县。1956年改设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1935年由菖蒲桶行政区改置,治打拉(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1949年改贡山设治区,迁茨开(今县治茨开镇)。1952年升贡山县傈僳族自治区(县级),1954年改贡山县。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唐时为驿道所经。《新五代史·唐太祖家人传》:五代唐天成元年(926),“(李)存渥与刘皇后同奔于太原,行至风谷,为部下所杀”。即此。
①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33汶上县: “采山在汶上县东北三十五里。与县北三十里坦山相接,皆出沙金。”②在今云南个旧市北。两汉称采山。《汉书·地理志》 贲古县: “北,采山出锡。”
即今江苏武进县北澡港河东岸圩塘镇。元、明置于塘巡司于此。
又名芙芦山。在今广东四会市东。《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扶卢山“在四会县东四十里。(高)百余丈。上有池,水四时澄澈,花木繁茂。耆老相传:甲戌日即有管弦之音。又云:昔六祖尝隐于此,六祖姓卢,故名。山有六
即今贵州赤水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曾于此置仁怀县。
原名大悲阁。在今河北定兴县城内十字街中心。元大德年间龙兴寺住持僧宝德因旧大悲阁毁于兵乱,发愿重建,大德十年 (1306) 落成。清康熙五十二年 (1713) 重修,嘉庆二十五年 (1820)重修后改今
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东西坪镇。清道光《遵义府民》卷6遵义县:西坪场在“城南百里”。
①南朝梁置,属北谯郡。治所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南六十五里濮集乡古城村。隋废。②唐武德元年(618)析始安县置,属渠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安县北茶坪乡古城寨。八年(625)废入渠江县。
在今河北定州市文庙内。《清一统志·定州》: 雪浪斋,“宋苏轼得石于恒山,状如雪浪,凿石为芙蓉盆盛之,置于学中,因以名斋”。
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元丰九域志》卷1:唐州湖阳县有花山银场。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五代晋天福六年(941年)安重进进军至花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