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赫章县

赫章县

1942年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赫章县。


在贵州省西北部,邻接云南省。属毕节地区。面积3235平方千米。人口64.4万,有汉、彝、苗、布依、回等民族,少数民族占21.7%。辖6镇、12乡(含12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初称黑张,系彝语音译,意为“有水塘的山冲”。明中叶改称墨特川。清雍正四年(1726年)复称黑张,旋改赫章。1918年设赫章分县,属威宁县。1942年析威宁县赫章、可乐、野马川、财神堂四区置县,治今址。以驻地赫章命名。1949年属毕节专区,1970年属毕节地区。地处黔西高原山地北部。除西北部尚保存部分高原面外,其余地区河流溯源侵蚀强烈,地表破碎强烈。乌蒙山蜿蜒全境,山峦重叠,属高原中山山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业以种植玉米、稻、马铃薯、烟草为主。高山地区多种荞麦。土产有生漆、核桃、芸豆、板栗等。有天麻、茯苓、厚朴、党参等药材。煤、铁、钴、硅石、重晶石、萤石、铅、锌矿藏量较丰富。工业以铅、锌采冶为主,还有烤烟、炼铁、玻璃、陶瓷等厂。赤杉、水煤公路在此交会。古迹有可乐古人类文化遗址、可乐古墓群、辅处汉墓、窝摩石刻、石板古彝文“弧耳岩碑”。


猜你喜欢

  • 鹄山县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瀼州。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贞元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南。属上思州。宋废。

  • 悬脚岭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四里,接江苏宜兴市。《茶经·八之出》: 湖州 “生山桑、儒师二寺,白茅山悬脚岭,与襄州、荆南、义阳郡同”。清光绪 《长兴县志》 卷12: 悬脚岭 “以其岭脚下垂,故名”。

  • 老徐市

    一名李墓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徐市镇。清光绪《常昭合志稿》卷5:老徐市“吴越将军李开山葬其地,故名李墓。后因徐尚书栻聚族居此,遂称东徐市”。其孙昌祚迁董浜名新徐市后,故址称为老徐市。

  • 中后末旗

    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温都尔乌兰一带。

  • 萨贺水

    一作薛贺水。即今辽宁丹东市西南赵家沟河。《新唐书·高丽传》: 总章元年 (668),“ (泉)男建以兵五万袭扶余,(李) 勣破之萨贺水上”。即此。即“薛贺水”。

  • 拒阳县

    西晋太和三年(368)置,属上洛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八十里古城镇。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名洛南县。古县名。东晋太和三年(368年)置,治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属上洛郡。后废。北魏太

  • 高里集

    即今山东潍坊市西北三十六里高里镇。清乾隆 《潍县志》 有高里集。

  • 滇南

    云南省的别称。云南省本简称滇,明、清时又因位于国土南部,故名滇南。明许伯衡著有《滇南札记》。(1)地区名。指今云南省昆明市以南地区。包括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思茅市、西双版纳

  • 赵寨集

    即今山东高唐县西南赵寨子乡。为往来要路。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高唐县西南有赵寨集。

  • 黄沙江

    即今四川广元市西之白龙江。《方舆纪要》卷68剑州: 黄沙江 “在州北百五十里,即白水江也。自青川所流入州界,经黄沙坝,因名。又折而东,至昭化县,入嘉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