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置,属盖州卫。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明史·地理志》 盖州卫:“有连云岛,上有关。”《方舆纪要》卷37盖州卫:连云岛关在“卫西十五里。置关以控海滨之险”。
在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北。《方舆纪要》卷44朔州: 第三堡 “在井坪所北三十里。嘉靖三十三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分边十三里零。……隆庆中,设小市于此”。
五代方镇名。五代南唐保大七年 (949)置清源节度使,治所在泉州 (今福建泉州市)。领泉、南两州。辖境相当今福建龙岩、漳平、永春、德化、莆田、仙游等市县以南地区 (上杭县除外)。先后为留从效、陈洪武所
即今甘肃安西县西南六十里瓜州口。《清一统志·安西州》:安西驿“西南至瓜州口驿六十里”。
①首都之别称。《公羊传· 桓公九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何? 大也。师者何? 众也。”②明制,都城附近不设布政司,周围各府、州直辖于都城,这一地区称京师,也称直隶。洪武初建都于应天府 (今南京
亦译作忽里模子、忽鲁谟厮。在今伊朗东南部,旧港在米纳布附近,新港在波斯湾,口格什姆岛以东之霍尔木兹岛。《明史·外国传七》: “忽鲁谟斯,西洋大国也。……其国居西海之极。自东南诸蛮邦及大西洋商舶、西域贾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鹿港镇。为高山族平埔人马之遴社。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马之遴社“离府治四百里”。清为马芝堡,又名鹿港半堡。日本占领期间设鹿港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鹿港镇。
即今湖南汉寿县西沧港镇。《清一统志·常德府二》:沧港市“在龙阳县西十五里”。
①在今辽宁辽阳市东南。明《辽东志》卷1:石门山在“(辽阳)城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华表山”条下:“有石门山在司东南四十里。旧有石门砦,万历中,李如松救朝鲜,道出于此。”②在今辽宁朝
①战国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西汉属右扶风,右辅都尉驻此。三国魏属扶风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改名平阳县。西魏改为郿城县。北周天和三年 (568) 改为周城县。隋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