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 (鬱) 阳县
南朝宋置,属晋兴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中下游、邕江以北。南齐以后废。
南朝宋置,属晋兴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中下游、邕江以北。南齐以后废。
明永乐元年(1403)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中下游流域,东抵汤旺河以西,南达哈尔滨、阿城、宾县等地。后废。明永乐元年十二月(140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中下游。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
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境,接祁门县界。明嘉靖《池州府志》卷1:良禾岭“在(建德)县东四十五里。径入祁门。下五里有龙池洞,高敞如室。前有三石,池水注悬崖,如瀑布然”。
即白超垒。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十五里。《元和志》卷5新安县: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垒,一名白超坞”。
在今江苏东台市。本东台、何垛二场,民国初并而为一,改今名。设场知事。
南朝梁天监五年 (506) 置,治所在僮县(今江苏沭阳县南六里)。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为沭阳郡。南朝梁置,治怀文县(今江苏省沭阳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名沭阳郡。
南齐置,为封山郡治。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南武利镇安金村。梁改为封山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南安金。为封山郡治。梁、陈间改名封山县。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南六冲河北。《清一统志·大定府》 “阁鸦铺”条下:又有“六归河铺”,“皆戍守处”。
唐置,属导江县。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新唐书·韦皋传》:贞元十三年(797),“皋遣大将陈泊等出三奇”,伐吐蕃。即此。《方舆纪要》卷67灌县:三奇戍“在县西”。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新唐书·地理志
在今四川城口县南。清道光 《城口厅志》卷4: 营厂坪 “距厅南二百里,交开县界。坪居高山,顶上地皆龙头野竹,广出笋。每采笋时,其地如场市,人口聚焉”。
即于都斤山,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隋书· 突厥传》: 摄罗 “号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一号沙钵略。治都斤山”。《新唐书·突厥传》: “突厥阿史那氏,盖古匈奴北部也。……可汗建廷都斤山,牙门树金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