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握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安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贞观元年 (627) 废入隆安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安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贞观元年 (627) 废入隆安县。
①一作縠水。即今浙江钱塘江及其上游兰江、信安江和江山港。②即今浙江钱塘江支流衢江,秦汉称谷水。《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大末县:“谷水东北至钱唐入江。”③古获水下游经今安徽砀山县北,有谷水上承砀陂东北流
①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南。《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吴江县:汾湖在“县东南六十里,与浙江嘉善县分界。亦曰分湖。东合诸湖荡,又东通三泖,入华亭界。其北连诸湖港,入莺脰湖。嘉靖中,倭贼往往出没于此”。②即今江苏
①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奥尔达州乌鲁克穆河南岸。②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奥尔达州卡腊苏格南一带。③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阿永寺。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阿永族”。清末并入安冲土司。
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南小陶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永安县西南有小陶墟。
元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1291—1292)郭守敬主持开凿,在今北京市东。源于今昌平县白浮诸泉,导使循西山山麓折南瓮山泊 (今昆明湖),东南流经大都城 (今北京城),东出入通县注入北运河。《元史·河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境。《山海经·中山经》: 柴桑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冷石赭”。晋陶潜家于柴桑,即此。
明洪武元年 (1368)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泉州市西。清康熙五年 (1666) 废。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西南。后废。
一作桃枝岭。又名桃花岭、冯公岭。在今浙江缙云县西南三十里。《陈书·世祖纪》: 天嘉三年 (562) 三月庚寅,“司空侯安都破留异于桃支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