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救县
唐开元中置,为田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田东县西北祥周镇。天宝元年 (748) 为横山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田州治。北宋废。
唐开元中置,为田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田东县西北祥周镇。天宝元年 (748) 为横山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田州治。北宋废。
今西藏定日县。元代八思巴于此置洛万户府。(1)古邑名。又作雒。本商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西周成王时由周公主持加以扩建,称成周城,迁殷人居此;同时又筑王城于今洛阳市西王城公园一带,为周人所居
即今江西宁冈县驻地砻市镇。《清 一统志·吉安府二》: 砻头砦 “在永宁县西南三十里。山川平衍,商民辏集。有间道二,一自东北历三阳寨、七星船,至湖南茶陵州; 一自正南至木村,抵黄烟堡,入湖南酃县,俱径路
1940年6月由建瓯县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在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水吉镇)。因县治在水吉镇,故名。1956年7月撤销,裁入建阳、建瓯、浦城三县。旧县名。1940年由建瓯县析置,治水吉镇(今福建建阳市东
①即今福建漳平市南九龙江北溪。 《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九龙溪在“县治南。自龙岩县雁石岭东流,亦曰雁云溪。又东历县境,萦绕县南,汇诸川水为深潭大湍,亦曰漳平上溪。下流入龙溪县界,经华峰岭,水石巉险,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乌添径“在县东北七十里。长二三里,崇冈叠,起伏蟠曲。其相近者为榄径,乔木森密,猿猴聚居”。
即今广西平果县西北果化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果化土州图: 果化土州驻地。
桑干河支流。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之御河。《水经·㶟水注》:如浑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余里,东流径故城南北, ……屈径平城县故城南,……又东南流注于㶟水”。古水名。即今内蒙古
元置,属吐蕃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街村)。明洪武三十年(1397),与鱼通、长河西合并改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在今陕西周至县南。《方舆纪要》 卷53盩厔县: 宜寿宫 “在县南三十里。周、隋时建”。
又称通天宫。在今河南洛阳市中州路与定鼎路相交处的东北角。武则天垂拱四年 (688)毁乾元殿,改建明堂。据 《资治通鉴》 载: “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 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 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