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牛镇

金牛镇

①北宋置,属庐江县。即今安徽庐江县西北四十四里金牛镇。

②北宋置,属武昌县。即今湖北大冶市西南七十里金牛镇。明、清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县: 金牛镇 “在县南百二十里。其地有金牛堆,亦曰金牛冈,镇因以名”。

③北宋以故金牛县置,属大安军。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六十里。


(1)在河北省青县东部。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牛庄,人口 2230。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迁此建村,因村形似牛状,故名。1953年建小牛庄乡,1958年并入大杜庄公社。1961年析建小牛庄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1996年改今名。产小麦、玉米。为县砖瓦、运输专业镇,还有建筑队、汽车修理厂等。青乾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庐江县西北部。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金牛山东麓,人口 3210。1952年置金牛镇,1953年改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复镇。1992年梁山乡和石头乡的三村并入。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农机修配、粮食加工、砖瓦窑等厂和建筑队。有公路接军二公路。金石、金广、金郭公路交会于此。镇西有汉代古城遗址。(3)在湖北省大冶市西南部。面积157平方千米。人口7.8万。镇人民政府驻金牛,人口 8800。1949年属鄂城县金牛区。1955年属大冶县金牛区。1975年成立金牛公社。1984年改称金牛乡,同年12月改金牛镇。2001年高河乡并入。产稻、棉花、小麦、油菜籽等。有五金、农机、红砖、家具等厂和铁矿、白云石矿。为鄂东南重镇和四县市边界物质集散中心。武九铁路、铁灵支线、铁贺、大金公路经此。(4)在四川省武胜县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金牛,人口510。明代兴集。曾名金星,后以金星、沙牛滩各取一字得名。1949年为复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金牛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置镇。产油菜籽、蚕茧。有皮鞋、酿酒、农机、粮食加工等厂。渝南公路经此。(5)在云南省宾川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2.3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牛井街,人口 8000。传说有邪龙化作金牛欲作恶,被制投入井中,故名。1949年前曾置五星镇。1952年为牛井区。1958年县治由石榴村迁此,为牛井公社。1962年置牛井镇。1965年为公社。1966年为红星公社。1984年复置牛井镇。2003年改名金牛镇。地处宾川坝中部、纳溪河西岸。产稻、玉米、小麦、蚕豆、烤烟、花生、棉花、甘蔗、柑橘、蔬菜等。有发电、铁工、五金、胶制品、榨油、副食品等厂。为本县最大农贸集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学校和州经济作物研究所驻此。祥宁公路和下宾公路在此交会。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曾经此。


猜你喜欢

  • 贝岭墟

    又名黄贝岭墟。即今广东龙川县北贝岭镇,道通江西寻邬县。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龙川县北有黄贝岭墟。

  • 吐儿山

    又作兔儿山、犊儿山。在今内蒙古札鲁特旗西北霍林河(呼林河)源处。《辽史·营卫志》:夏捺钵“无常所,多在吐儿山。……吐儿山在黑山东北三百里,近馒头山”。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自庆州(今巴林右旗北之白

  • 韦州千户所

    亦名韦州群牧千户所。明弘治十年(1497)以故韦州置,属宁夏卫。治所在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清为韦州堡。明弘治十年(1497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韦州镇。属宁夏卫。后废。

  • 树仔墟

    即今广东电白县东树仔镇。清道光 《电白县志》 卷8: 树子墟 “在县 (今电城镇) 西十五里”。

  • 亦马剌山卫

    亦作亦马剌卫。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巴彦县西北西集镇。后废。即“亦马剌卫”。

  • 金吾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榆亚暗沙东南8海里。实为一水下暗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南社礁。1947年改名金吾暗沙。

  • 明阿特部

    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本属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 降清,后复从阿睦尔撒纳叛乱; 乱定,被并入和托辉特多尔济车登旗。三十一年,以其众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编为一旗

  • 呼图克拜

    即呼图壁。今新疆呼图壁县。清徐松《西域水道记》 卷3: “准语,胡图克拜者,吉祥也。今彼中之谚易曰呼图壁,译为有鬼。”

  • 文安驿

    即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方舆纪要》卷57延川县:文安驿“为延绥往来之通道”。北魏时为文安郡、文安县治。

  • 东姚集

    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南四十一里东姚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七年(1857)十一月,土匪“至林县之东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