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池场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长赤镇。《清史稿·杨继晓传》:嘉庆初, 白莲教义军“破南江,距县境长池数十里,县令始速继晓出御”。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长赤县治此。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长赤镇。《清史稿·杨继晓传》:嘉庆初, 白莲教义军“破南江,距县境长池数十里,县令始速继晓出御”。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长赤县治此。
元至元二十四年 (1287) 改思明州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上思二县、凭祥市及扶绥、崇左二县部分地。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思明府。元至元二十三年(1
亦作舟口、州口。即今四川蓬安县。清光绪 《蓬州志》: 州口 “在城东溯行五里,渡嘉陵而达,在龙角山之隈。……与州夹水,而当通衢,故曰州口。舟所泊,故曰舟口。市场所集,故曰舟镇,或云濂溪。周子之适合州,
北宋置,属繁畤县。在今山西繁峙县东一百二十里平型关。宋置,即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平型关。为河北定州与河东代州(今山西代县)、太原之间飞狐路交通要隘。
金北边部族。即蒙元史料所载之散只兀(又作珊竹、撒勒只兀惕)部,是蒙古分部之一,与乞颜部为同族疏属。居地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之东,辉河、伊敏河流域。
①一名烂蒲河。在今辽宁沈阳市西南。《明神宗实录》 卷859: 万历四十七年 (1619) 十二月,“哨探代子河 (即太子河) 东岸,瞭见哈喇河西岸达子营火”。《清一统志·锦州府一》 “三汊河” 条下:
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哥疾宁”。即此。古城名。即今阿富汗加兹尼。元时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简称格尔吉山。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北。《清一统志·西藏》: 格尔吉匝噶那山 “在诺莫浑乌巴什山东北三百余里。卫之东界、喀木之西北界,即澜沧江发源之山也。山甚高大。《滇志》 谓澜沧源出鹿石山,即此”。
即今四川简阳市东南平泉镇。民国《简阳县志》卷2:龙泉寺,“《采访册》按:《咸丰志》云:在州东南,当雁江下流。《乾隆志》云:州南四十里,未确。距城三十里( 《咸丰志》)。创建(于)明时”。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清一统志·顺天府》: 黄崖口关“在密云县西北八十里,石塘路西北”。后金崇德七年 (1642),阿巴泰伐明,自墙子岭入此,克长城。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大黄崖口。清崇德七年(1642
又作三铺集。即今江苏铜山县南三堡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铜山县: “三堡集在城南三十里。”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北部。三堡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00,多为壮族,还有苗、瑶、布依等族。因附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