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丘山
即今山东招远市东北之罗山(骡山)。《汉书·地理志》 东莱郡曲成:“阳丘山,治水所出。”即此。
即今山东招远市东北之罗山(骡山)。《汉书·地理志》 东莱郡曲成:“阳丘山,治水所出。”即此。
蒙古太宗二年 (1230) 升新城县置,属大都路。治所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新城镇。七年(1235) 废。
即铁北县。治任庄(在今山西平遥县北)。
即西园。为金中都御园。在今北京市广安门外西南青年湖公园一带。《大金国志》载:“西至玉华门,曰同乐园。若瑶池、蓬瀛、柳庄、杏村皆在于是。”
又名罗左冲山。在今云南腾冲县南。《方舆纪要》卷119南甸宣抚司:半个山“在司北。《志》云:司置于腾越南半个山下,其山颠北恒有霜雪,南则烟瘴如蒸,盖天限华夷也”。《清一统志·腾越直隶厅》:罗左冲山“在厅
在今河南信阳县南。《方舆纪要》卷50信阳州:九渡河“源出鸡翅山,溪涧萦委,沿溯九度,亦曰九曲河,经州南二十五里有卧牛河合流焉,谓之双河,又东北流合于浉水”。浉水东北流,注入淮河。
①简称司隶。西汉征和四年(前89)置,掌京畿七郡捕督奸猾,察举百官以下犯法者。无固定治所。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陇县、彬县、黄陵、洛川、宜川以南,山西永和、汾西以南,霍州、沁水、阳城以西和河南安阳、
即今新疆伊吾县(图古里克)。《元史·明安传》:至元二十九年(1292),“别失八剌哈孙盗起,诏以兵讨之, 战于别失八里、秃儿古阇有功”。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或石棉县境。北宋以后废。
亦作太洛城,大落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水经·河水注》:“《十三州志》曰:武县在善无县西南百五十里,北俗谓之太罗城,水亦藉称焉。”
在今江西赣县东。《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赣县:回军岭在“府东四十里。相传黄巢犯境,里人御却之,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