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陵

阳陵

西汉景帝刘启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北。《汉书·景帝纪》:后元三年(前141),“葬阳陵”。臣瓒曰:“阳陵在长安东北四十五里。”


(1)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北。《左传》襄公十年(前563年):“诸侯之师还郑而南,至于阳陵。”即此。(2)古迹名。在陕西省咸阳市东端。是西汉景帝刘启之墓。陵建于公元前153年,因地处当时的弋阳县,故名“阳陵”。墓封土高31米,基部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170米,墓顶方形,每边长50米。陵门外司马道两侧建有阙楼一对,已毁。陵东北450米处有王皇后陵,北面和东面另有30多座陪葬墓。经较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丛葬坑90个,陪葬墓园16排130余座,大小陪葬墓 5000 余个。出土了大量汉代裸体男、女陶俑及陶牛、陶猪、陶犬、陶羊、陶鸡和铜兵器、铁制农具等。


猜你喜欢

  • 南龙山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南八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 南龙山 “北又有北龙,两山相望,蜿蜒如龙”。②即今浙江瑞安市东南七十四里处之南龙头、北龙山岛。《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南龙山 “在县东海中。倭自

  • 美高山

    亦名高山。即今宁夏隆德县东南米缸山。《山海经·西山经》: “又西北五十里高山……泾水出焉。” 《方舆纪要》 卷58隆德县 “襟山” 条下: “又美高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形耸秀,底堡水出于此。”即“米

  • 剑河

    即今贵州剑河县北之清水江。民国 《剑河县志》 卷2: “剑河之水古名清江。”

  • 咸平卫

    即武平卫。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内。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建,后废。

  • 腾越厅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升腾越州为腾越直隶厅,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辖境约当今云南腾冲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大部及缅甸部分地区。道光二年 (1822) 降属永昌府。1913年废。清嘉庆二十

  • 榆溪州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西。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铁勒契苾部置,约在今蒙古国土拉河以南,属燕然都护府。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叛唐后废,复建于河套内地。属安北都护府。

  • 寻槐堡

    明置,在今广西上思县西。

  • 占州

    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阿城镇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春秋时为齐柯邑,后为阿邑。秦于此置东阿县。今为阿城镇,仍以古阿邑为名。在山东省阳谷县东部、小运河右岸。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阿城,人口1.2万。

  • 阿尔泰地方

    又称阿尔泰区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阿尔泰办事大臣,1914年8月改阿尔泰办事长官,辖区相当于今新疆阿尔泰地区及蒙古国巴彦乌盖省部分地区。1919年6月划归新疆省。同年撤销办事长官,改为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