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南息县。《水经·淮水注》: “外城北门内有新息长贾彪庙。庙前有碑。” 《元和志》 卷9新息县: “贾君祠,在县北一里。名彪,字伟节,后汉时为新息长。时小民多不养子,彪严其制,所活数千,佥曰贾父,
即封陵。战国魏邑,后入秦。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一带。
金初分袭庆府置,治所在奉符县 (今山东泰安市)。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升为州。金初分袭庆府置,治奉符县(今山东泰安市)。属山东西路。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泰安州。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在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南三十八里芒弄。元属木连路。
①在今福建南靖县西北,与漳平市接界。《方舆纪要》 卷99南靖县: “朝天岭在县西北百余里,山最高耸,四时云雾接天,当漳平、龙岩两县界。”②在今福建长泰县东南朝天岭下。明正统五年(1440) 置巡司于此
在今湖南道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81道州: 蒋居山“地名四眼桥。山势险阻。一名大尖岭。联络九疑、苍梧,至为深僻。苗蛮据为险阻,居民岁被其害。正德中,设滴水、靖边、周堂、中营四营于山上,以守要害”
西藏古代族部名。即章求拔。约当今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中。《新唐书·西域传》: “章求拔国,或曰章揭拔。” 地当吐蕃西南之悉立部落之西南。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鹿邑县南。《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訾毋”。即此。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南。《左传》襄公十年(前563年):“楚子囊、郑子耳伐宋,师于
又称狄公祠。在今河北大名县东五里孔庄北。《元和志》卷16贵乡县:“狄仁杰祠在县东南四里。为魏州刺史,百姓为立生祠。”《明一统志》卷4大名府:狄梁公祠“在府城南门外。唐梁公狄仁杰尝为魏州刺史,有异政,民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二里。《水经·洛水注》:“洛水之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