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路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升顺庆府置,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南充县 (今四川南充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西充以南,至广安、邻水地区。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顺庆府。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顺庆府置,治南充县(今市)。属四川行省。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充、西充、仪陇、蓬安、营山、渠县、岳池、邻水、大竹等市县地。明洪武中复为府。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升顺庆府置,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南充县 (今四川南充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西充以南,至广安、邻水地区。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顺庆府。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顺庆府置,治南充县(今市)。属四川行省。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充、西充、仪陇、蓬安、营山、渠县、岳池、邻水、大竹等市县地。明洪武中复为府。
明置,属广宁右屯卫。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北。《明史· 神宗本纪》: 万历三十七年(1609),“拱兔陷大胜堡,游击于守志战于小凌河,败绩”。
在今四川理县东南。《清一统志·杂谷厅》:风流岭“在厅东南。旧有风流部蛮居其下。《元统志》:威州北至后番对如界大风流五十里,西北至后番界小风流一百里”。
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朱阳镇。《国语· 晋语二》: “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水经·河水注》: 柏谷水 “北流径其亭下,……汉武帝尝微行此亭,见馈亭长妻。故潘岳 《西征赋》 曰: ‘长傲客于
①又作紫乾河。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清水河县西北之浑河 (旧作红河),为黄河支流。《隋书·地理志》: 定襄郡大利县 “有紫河”。《寰宇记》卷38胜州榆林县: 紫河水 “东北自朔州鄯阳西北 一百七十里
亦作受阳坪。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明史·白圭传》:成化初,镇压刘通(千斤)义军,“通奔受阳,谋走陕西”。
即今河南方城县南二十五里券桥乡。清康熙 《南阳府志》 卷2 《集镇》: 裕州有券桥店。
1930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长汀、连城两县合置,治所在涂坊(今福建长汀县南涂坊乡)。以长汀、连城二县各取一字为名。后迁驻赖坊(今长汀县南赖坊)。1931年12月裁撤。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
北宋置,属福津县。即今甘肃舟曲县南沙滩村。
①在今山东青州市阳水北。《晋书·地理志》:慕容超为刘裕所灭,“留长史羊穆之为青州刺史,筑东阳城而居之”。《水经·淄水注》:“阳水又东径东阳城东南。义熙中,晋青州刺史羊穆之筑此。以在阳水之阳,即谓之东阳
即今河北丰南市东三十里大齐各庄乡。清光绪《丰润县志》卷1:欢喜庄镇有“齐家坨距城七十里”;“小齐家坨距城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