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迹山

马迹山

①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北岸之马山。《舆地纪胜》卷6常州:马迹山“在州东太湖中,岩壁间有马迹隐然,世传秦王游幸,马所践”。《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马迹山“其西麓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马迹,因名。上有避暑宫,相传吴王阖闾故址也。宋置马迹山寨。建炎中,赤心队将刘晏,保马迹山以捍寇。元时亦置巡司。明初下常州,俞通海以舟师略太湖,入马迹山,破张士诚水砦,即此”。原系太湖中主要岛屿,1969年围湖造田,始与北岸连接成半岛。

②在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7镇江府:马迹山“在城东南三十余里。有青童君马迹,故名。又有灵洞,抱朴子丹井存焉”。《清一统志·镇江府一》:马迹山,“《府志》:在今紫府观,即道书第四十九福地”。

③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明《寰宇通志》卷42饶州府:马迹山“在府城东二十里。一名马蹄。晋王炼丹其上, 后人即其处建仙坛”。《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马迹山,“道书为第五十二福地。晋王遥炼丹其上。有斗坛、炼丹井、石药盂遗迹”。

④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马迹山“在武昌县南百八十里。石上有双马迹”。

⑤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水经·沔水注》:“(旬阳)县北山有悬书崖,高五十丈,刻石作字, 人不能上,不知所述。山下有石坛,上有马迹五所,名曰马迹山。”


又称马山。在江苏省无锡市西南太湖北岸一半岛上。山体主要有砂岩、花岗岩构成。“太湖七十二峰”之一,海拔263.5米。《读史方舆纪要》称,山“西麓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马迹,因名”。一说世传岩壁间马迹为秦始皇游幸马所踏,故名。山上古迹众多,有吴王阖闾避暑宫、西施伴吴王夫差处盘马湾、东汉光武帝刘秀避难地、清乾隆帝南巡驻跸处的唐贞观时建祥符寺、南宋韩世忠避难处梅梁小隐(又称三老屋)和战鼓墩等。宋置寨,元置巡司。为太平天囯侍王李世贤屯兵抗清之地。抗日战争时为太湖地区革命根据地。峰峦起伏,古木参天,风景优美。昔为岛屿,1969年围湖造田后,始成半岛。山产果品,橘和杨梅尤佳。


猜你喜欢

  • 通元驿

    明置,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通远街。

  • 富池湖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六十里网湖。《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 富池湖 “源出永兴之翠屏六溪,至富池口入江”。《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富池湖 “ 《志》 云: 自州西之西碎石,至三溪汇上流诸水,经州治南

  • 驾掌寺

    亦作夹滩寺。在今辽宁大洼县东东风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海城县图: 西有夹滩寺。

  • 剅河口

    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剅河镇。《方舆纪要》卷77沔阳州: 剅河口 “在州西北六十里。剅与穴同,盖水流分泄处,亦曰剅河新掘口,汉水别流所经也。有河泊所,并置剅河驿于此”。

  • 赵市镇

    北宋置,属内江县。在今四川内江市西全安镇 (朱家桥) 西南。

  • 富谷馆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附近。一说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黑城村古城。《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 后引宋王曾 《上契丹事》 曰: “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 元改为富

  • 乾明寺

    ①即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麓西林寺。宋太宗赐名 “太平兴国乾明禅寺”。为庐山著名寺庙之一。②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宋苏轼有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诗。

  • 高作庄

    即今江苏建湖县西北高作镇。旧属盐城县。清光绪 《盐城县志》 卷1: 高作庄在 “县治西北约百里”。

  • 太平驿

    ①唐置,故址在今山西襄垣县西南十八里太平村。《宋史·李筠传》:“(穆)令均营于太平驿,驿东南距潞八十里。”②宋改风亭馆置,属仙游县。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元至正七年(1347)改名枫亭驿。③明洪武

  • 国县

    《魏书·地形志》 恒农郡国县当为 “圉县”之误。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江水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