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阳

高阳

①战国时燕邑。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县镇。《战国策·赵四》: “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 即此。

②即今河南杞县西南高阳镇。《史记·高祖纪》:沛公 “西过高阳”。《集解》 文颍曰: “聚邑名也。”《后汉书·蔡邕传》: 初平元年 (190),“封高阳乡侯”。《水经·睢水注》: 睢水 “又东径高阳故亭北”。又称高阳城。《魏书·地形志》 阳夏郡雍丘县: “有高阳城。” 《寰宇记》 卷1开封府雍邱县: “高阳城在县西南二十九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


(1)古邑名。战国燕邑,因在高河之阳,故名。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燕武成王时封宋国人荣蚠于此。西汉初置高阳县。(2)集镇名。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部。属朱台镇。人口2650。为原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高阳城为南朝宋建,曾先后为侨置高阳郡、县治所。宋代分为南北高阳两村。以境内北魏所建高阳城遗址得名。乌河自东南入境,沿南界西流桓台县。主产小麦、玉米、蔬菜。有磷肥、农具、造纸、油毡、冶炼、海绵、毛纺品、无纺布、化工、豆制品等厂和铁矿、建筑安装公司。北高公路横贯镇境中部,召高公路纵贯南部。古迹有高阳故城遗址、金陵寺石佛造像。


猜你喜欢

  • 云山城

    又名运山城、营山城、天生城。南宋末建,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清一统志·顺庆府二》 “相如故县”引《元一统志》:“宋淳祐三年,四川制置使余玠,以相如县接近蓬州营山县界,旁有云山,近去嘉陵江

  • 湖陂水

    在今江西安义县南。《方舆纪要》 卷84安义县: 湖陂水 “在县南三十里。源亦出靖安县,险不通舟”。

  • 白牛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北二十八里白牛乡。《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建武三十年(54),封刘赐子刘嵩“为白牛侯”。唐李贤注:“白牛,盖乡亭之号也。今在邓州东也。”

  • 松门山

    ①在今浙江温岭市东。本为海岛,后因泥沙淤积始与陆连。《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松门山“在黄岩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按: 王羲之 《游西郡记》云: 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岛屿皆生松,故曰松门”。《方舆纪要》

  • 古尔毕岭

    在今新疆富蕴县西北。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2:古尔毕达巴“在额尔齐斯河东北。哈喇图郭勒发源西麓。……其支山西出,走哈喇额尔齐斯郭勒、哈喇图郭勒之间”。

  • 太平兴国寺

    一名大别寺、文殊院。唐建。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龟山。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重建。苏轼曾游此,有《大别方丈铭》。元末废。明洪武初重建。又称文殊院。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北。唐建。宋太平兴国年间奉敕重建。苏轼

  • 松塔什

    即今新疆阿合奇县西苏木塔什乡。《清一统志·乌什》: 松塔什山 “在乌什西南,额尔齐斯哈喇山西南四十里,北当孔道。因山名地,亦称松塔什”。

  • 依拉哈站

    清置,即今黑龙江省嫩江县南依拉哈乡。清杨宾 《柳边纪略》 卷2: 黑龙江将军所辖十九站有乙喇喀池站。西清 《黑龙江外纪》 卷2: 齐齐哈尔至黑龙江城站作伊勒哈。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黑龙江省嫩

  • 虎溪镇

    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北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在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虎溪场,人口 1200。相传境内小河旁山岗形状如虎饮水,取名虎溪河,后在此建场,故名。原为巴县

  • 静慰郡

    南朝梁置,属静州。治所在龙平县 (今广西昭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北部地。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龙平(今广西昭平县)。辖境相当今昭平县一带。属静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