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台湾岛东北之花瓶屿。《隋书·流求传》: 大业六年 (610),陈稜、张镇州率兵自义安(今广东潮安) 浮海击流求,“至高华屿”。即此。《新唐书·地理志》: 泉州 “东行二日至高华屿”,当指今澎湖列岛
①在今江西德兴市东。《清一统志·饶州府一》:少华山“在德兴县东三十里。一名三清山。高五百丈,盘亘数百里,跨饶、信、衢三州。诸峰罗立,岩洞幽奇。最高者为玉京峰,值天气清朗,匡庐、彭蠡明灭可见”。②在今陕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在今湖南花垣县南吉卫镇东南侧老卫城。后废。
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东。《汉书·地理志》 注:“孟康曰, ‘音蒲环’。”西晋废。
一名老君庙。在今河南鹿邑县东。《魏书·地形志》:陈留郡谷阳县“有老子庙”。《水经·阴沟水注》:“水又北径老子庙东。”《新唐书·地理志》真源县:“有老子祠,天宝二年曰太清宫。”
即大古剌。在今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下游一带。或在勃固,或在丹那***。《新唐书·南蛮下·骠》:“由弥臣至坤朗,又有小昆仑部,王名茫悉越,俗与弥臣同。由坤朗至禄羽,有大昆仑国,王名思利泊婆难多珊那。川原大于弥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八年(625)又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属青州
唐开宝元年 (742) 改思唐州置,治所在武郎县 (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及相邻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思唐州。
①秦置,属九江郡。西汉初元元年(前48)置为侯国, 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六十里洋口、城田一带。东汉永元八年(96)改名平都县。②西汉置,属涿郡,为都尉治。治所即今河北安平县。东汉属安平国。三国魏属博
①北周置,为资田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二百里清江北岸。隋为清江郡治。唐武德八年 (625) 废。②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肆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③唐置,属羁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