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仪同

仪同

官名。①仪同三司的省称。南北朝使用广泛,授予人数甚多。②北周为仪同大将军、仪同将军省称,位开府大将军下。


1、“仪同三司”的简称,即仪制待遇同三司,三司即三公。详“仪同三司”条。

2、“仪同大将军”的省称。晋以后“仪同”渐多。北周为仪同大将军,仪同将军的省称。见《通典·职官十六·开府仪同三司》,参看“仪同三司”条。

猜你喜欢

  • 禁卫军训练处

    官署名。清末禁卫军训练大臣衙署。光绪三十四年(1908),始设禁卫军训练大臣。宣统元年(1909)置衙署。掌禁卫军的训练与管理事宜。置训练大臣三人,军咨官六人,执事官十人。下设军械、军法、军需、军医四

  • 武士

    (1) 汉代卫尉所属的低级武官。其地位高于作为士兵的卫士,见《汉书·惠帝纪》。(2)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改府兵士兵——卫士为武士。

  • 寺人监

    官名。三国魏及晋皆置,位七品。专任宦者。

  • 前廊学录

    宋朝太学职事名。即职事学录。参见“学录”。

  • 将佐

    西夏军队职官。在行主之下,权正首领之上。分步、马两种。指高级军官。《晋书·刘琨传》:“每见将佐,发言慷慨。”

  • 宰官

    1、泛指官。唐耿《题惟干上人房》:“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2、指县官。

  • 书干

    官名。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后无此职。

  • 南院

    ① 即“南大王院”。②即“南枢密院”。③即“宣徽南院”。官署名,辽朝置。辽太宗把中央政府分成南北两院,以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院掌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院掌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太祖初分迭刺夷离堇

  • 并省

    “并州尚书省”的简称。

  • 金紫光禄

    “金紫光禄大夫”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