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燕、豫二王府、国宗以及侯、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的属官,分别称为燕伺、豫伺、国伺、侯伺、相伺、检伺、指伺、将伺、总伺、监伺、军伺、师伺,主侍服食起居,相当于东、北、翼三王府中仆射之职。燕伺、豫伺员额各二十八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国伺,国宗提督军事者置二十人,官阶为职同监军,闲散国宗置国伺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侯伺员额十六人,相伺员额十二人,检伺员额十人,指伺员额八人,官阶均为职同军帅;将伺员额六人,总伺员额四人,官阶均为职同师帅;监伺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旅帅;军伺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卒长;师伺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两司马。

猜你喜欢

  • 衔枚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衔枚氏下士二人,掌理禁止内外朝高声喧哗;国家有大祭祀,下令停止喧哗;军旅田役令衔枚,不得言语。北周依《周礼》置衔枚中士,正二命;衔枚下士,正一枚。属夏官府大驭中大夫。

  • 肴藏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甸师下士二人,主管籍田及供给野物;兽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掌理猎取野兽以供膳羞,渔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捕取鱼类以供膳羞;腊人下士四人,掌制干肉。北周综合以上诸职,置肴藏中士

  • 司驾郎中

    官名。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驾部郎中为司驾郎中,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复旧。

  • 库使

    官名。清代各官库在司库下均有库使,协助司库管理库事。参见“司库”。

  • 巩昌按察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十二年,并入陇右河西道提刑按察司。

  • 文学馆

    官署名。唐高祖武德四年 (621) 秦王府置于宫城之西,以待四方之士; 入馆者,时人谓之登瀛洲; 秦王府僚属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

  • 中列大夫

    官名。金朝内侍阶官。二十五阶之第四阶,秩正五品上。官名。金置,正五品上,为内侍官。见《金史·百官一·内侍》。

  • 太医院副使

    官名。金置,为太医院的佐官,秩从六品。

  • 纪和大夫

    散官名。金朝司天二十五阶之第十阶,秩正六品上。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六品上,称纪和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 中大夫令

    官名。战国秦置。《史记·秦始皇本纪》有中大夫令齐,职掌不详。西汉景帝初,更名卫尉为中大夫令,秩中二千石,掌宫门卫屯兵,中元六年(前144) 复旧名。参见“卫尉”。官名,战国时秦置。《史记·秦始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