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押官
武官名。辽置,见“行军都押司”。
武官名。辽置,见“行军都押司”。
官名。匈奴及西域乌孙国置。见《汉书·西域传》、《匈奴传》官名,汉时匈奴和乌孙国都置,掌军事。《汉书·匈奴传上》:“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汉书·西域传下
犹言“在校秀才”。秀才入学读书,出入黉门(校门),故称黉门秀才。
官名。唐德宗兴元元年(784)置,一员,从二品,以授节帅罢任者,无职事。
官名。十六国汉置,郭猗曾任此职。参见《晋书·刘聪载记》。
即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尚书·武成》:“列爵惟五,分土为三。”注:“爵五等:公侯伯子男。”
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的合称。位在四征将军之下,统兵职掌与之略同。诸路征、镇一般不并置。详见各条。
官名。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置,掌喀喇沙尔回城(新疆建省后改为焉耆府)事务。属官有印房章京、粮饷章京、笔帖式等。
官名。清朝侍卫处之次长官,仅次于领侍卫内大臣。顺治元年(1644)设,武职从一品。额定六员,镶黄、正黄、正白旗各二人,由散秩大臣、都统、护军统领、前锋统领、满大学士,尚书内特简。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率
制置使司简称。
①古代门关出入所持凭信,为节的一种,用竹木制成。②符与节的合称。分别参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