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博士弟子

博士弟子

汉朝从学于博士官者。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采纳公孙弘建议,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免除其本人徭役。由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每岁课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者可以为郎中。自后成为制度。员数因时而异。昭帝时增至百人,宣帝倍增之。元帝罢而复置,至成帝时一度至三千人。东汉沿置。


汉朝在太学听博士授课的学生称博士弟子,也称博士员弟子。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置五经博士,讲授五经。《后汉书·孝和帝纪》:“壬子,赐博士员弟子在太学者布,人三匹。”注:“武帝时置博士弟子,太常择人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焉。昭帝增员满百人,宣帝倍之,元帝更设员千人,成帝更增员三千人。”《后汉书·徐防传》:“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皆以意说,不修家法,私相容隐开生奸路。”

猜你喜欢

  • 典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王府与东、北、翼三王府属官,分别称为典天更、典东更、典北更、典翼更。

  • 扎萨克公

    官名。清乾隆十九年,封吐鲁蕃伯克莽里克为扎萨克公,掌总理回务。见《清史稿·职官四·回部各官》。

  • 法司令史

    吏名。宋朝谏院置。

  • 中京按问使

    官名。辽置,属南面京官。重熙二十四年(公元1055年)耶律和尚曾任此职。其职掌似为按察中京道所属州县,如唐按察使之职。其官署称中京路按问使司。

  • 黄堂

    清朝知府别称。黄堂乃古时太守之厅堂,以知府之地位略同于太守,故名。

  • 誊录

    ①官名。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属“外帘官”。凡乡、会试后,均选书吏将试卷另誉他纸,再送考官评阅,以防舞弊。且选官监督誊写,称誊录官,简称“誊录”。其充当誊写之书吏亦称“誊录”。②清朝方略馆等机构中充

  • 俸米

    官吏“工资”中给米的部分称俸米。参看“俸”、《清文献通考·国用·俸饷》。

  • 右皮室详稳司

    辽朝军事机构。辽有皮室军,为御帐亲军,有左、右、北、南等军号。右皮室详稳司为统领右皮室军的官衙。设详稳等职掌军。

  • 选部监

    官名。北魏置,掌监督尚书省选部曹事。《魏书·阉官·赵黑传》: 尚书李訢奏“选部监公孙蘧为幽州”。

  • 命圭

    周朝天子册封诸侯大臣时颁发的作为瑞信的玉圭。分公、侯、伯三等。《周礼·冬官 ·考工记 ·玉人》:“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 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