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县司空

县司空

县分职吏名。秦在战国时即已设置,司空本为掌工程之官,而工程需用的劳动力多为刑徒,《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多次提到县所属的司空,其职已为管理刑徒的劳作事务。县司空之长称为司空啬夫。传世有秦或汉初的“司空”半通印,见《续衡斋藏印》六·三七。西汉封泥也屡见“司空”半通印文,见《封泥存真》四二下。秦汉时一些中央官署、各郡县、军队以至宫殿都设有司空官,这些司空半通印有可能是县司空。《后汉书·章帝纪》记元和元年(公元84年)“丁酉,南巡狩,诏所经道上郡县无得储跱,命司空自将徒支柱桥梁。”可知两汉时期一直设有县司空。

猜你喜欢

  • 刑部四科

    官署名。明洪武八年(1375)因部事浩繁,增设刑部四科,科设尚书、侍郎、郎中各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五人。十三年罢。

  • 司度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属官,掌度量器具的标准及制作,正二命。下设司度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明资匠

    杂任职名。唐于将作监置,员额二百六十人,为有工资待遇的工匠。

  • 科甲

    即指科举。清朝对经科举考试录取者称科甲出身。又,对此种人简称为“科甲”。唐科举之制,按试题难易程度,明经有甲乙丙丁四科,进士有甲乙两科。明清时俗称进士为甲科,举人为乙科,并称科举为科甲。由科举入仕者称

  • 阿喇哈物林达

    满语官名。汉译为“副司库”。

  • 宪府

    御史台别称。

  • 京师内外城地方审判厅

    官署名。清末京师审判机构之一。光绪三十三年 (1907) 设。掌京师内外城地区不属初审厅管辖的一审及不服初审厅判决的二审。置厅丞一人,下分刑、民两科。每科分二庭,各置推事六人。审判采合议制。宣统元年

  • 书干

    官名。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后无此职。

  • 治中从事史

    见“治中”。官名。简称治中,掌文书案卷等,东汉至隋多沿置。详“治中”条。

  • 大梁司寇

    官名。又称“邦司寇”。战国魏置。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掌刑徒及督造兵器。魏惠王九年(前361)迁都大梁,故名。《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四三页:“(梁)廿又七年, 大(梁)司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