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尚方令
官名。西汉尚方已有中、左、右之分。东汉末设令,为少府属官。三国魏沿置,六百石、七品。西晋沿置。东晋省并尚方令,主作御刀绶剑诸器物。南朝宋复置,亦掌造军器; 齐沿置; 梁隶少府卿,为右尚方署长官,一班。北齐为太府寺右尚方署长官,从八品上。隋朝沿置二员,正八品; 炀帝大业三年 (607) 升正六品,改隶少府监。唐初沿置,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改少府监为尚方监,右尚方则去方字,改为右尚令。
官名。西汉尚方已有中、左、右之分。东汉末设令,为少府属官。三国魏沿置,六百石、七品。西晋沿置。东晋省并尚方令,主作御刀绶剑诸器物。南朝宋复置,亦掌造军器; 齐沿置; 梁隶少府卿,为右尚方署长官,一班。北齐为太府寺右尚方署长官,从八品上。隋朝沿置二员,正八品; 炀帝大业三年 (607) 升正六品,改隶少府监。唐初沿置,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改少府监为尚方监,右尚方则去方字,改为右尚令。
官名。西汉少府属官有御府令丞,主皇帝衣服。东汉以宦者任之,典官婢作宫中衣服及补浣之属。至南朝宋,御府为制作精细玩好器物的机构。北周置御府大夫,命品、府属不详,可能是天官府的属官。任此职者见《北史·崔挺
文书名。参见“奏折”。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可省称为“左遂伯”。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881) 罢。职掌参见“遂伯中大夫”。
官名。元置,见“都护府(2)”。
官名。南朝梁、陈置。亦称中抚军大将军。专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班品较中抚将军高一阶。参见“中抚将军”。
即“巴牙喇纛章京”。
官名。即掖庭丞。官名,金朝置。为掖庭局副长官,佐令掌皇后宫事务。见《金史·百官二》。
官名。即“山西清吏司郎中”。
金代俸禄制度。其制是岁俸支给钱、币(即帛)、绢、绵,并有职田之制。京官无职田,外官自三品以下始给职田。职田岁收之粟送至官仓,官员从职田中应享受的收入,按定额随月俸发给。
北洋政府总统府内部机构。设承宣官若干人,掌接待传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