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方馆叙职

四方馆叙职

官名。隋置,掌外国使臣贵贱等级及立功叙奖。

猜你喜欢

  • 详衮

    官名。辽设此官,为蒙古语音译,即“详稳”,意思是“理事官”。参看“详稳”条。

  • 员外官

    正式编制外添置之官。魏晋南北朝或置,初无员额,后亦定员。多用以安置退免臣僚,无实际职事。唐高宗永徽五年(654)亦置,中宗神龙(705—707)以后大增,玄宗开元二年(714)悉罢,唯皇亲及有战功者特

  • 总督河道

    官名。明置,掌治理河道。初称总理河漕,后改称总督河道。见《明史·职官二》。

  • 太史郎

    官名。三国吴置,属太史令。掌观测天文气象,推算历法。见《三国志·陆凯传》、《赵达传》。官名,三国吴置,为太史令属官,掌观测天文气象,编写历法。《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达曰:吾先人得此术,欲图为帝王

  • 材官吏

    官名。南朝宋置,隶尚书省起部材官将军。《宋书·符瑞志下》: 元嘉二十五年 (448)“五月丁丑,白雀二见京都,材官吏黄公欢、军人丁田夫各获以献。”

  • 王国庙长

    官名。见“王国陵长”。

  • 村正

    职役名。唐制,在农村除里正外,每村另设村正一人,满一百户的大村可设两名村正;村民不满十户的,就隶入大村,不另设村正。村正由里中居民推荐,里长选用,协助里正管理治安工作。

  • 三甲

    官制用语。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0) 将所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分称第一、二、三甲,此年第一甲取二十八人,第二甲取一百五十七人,第三甲取五十四人,三甲人数反少于二甲。太宗端拱元年(988) 、二年取

  • 擎执局

    官署名。金朝置。属宣徽院。掌朝会典礼。世宗大定元年(1161)改为侍仪局。设使、副使领局事,秩从六品、从七品。

  • 司会旅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司会中大夫属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