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两宫饮官令丞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饮官令,正八品,饮官丞,正九品。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饮官令,正八品,饮官丞,正九品。
官名。十六国前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四品。武官名。北魏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四品下。
官名。明朝王府长史司置,初设三人,后革二人,未人流。掌接对宾客,安排仪事等。
官名。即“噶伦”。官名。西藏地方政府主管行政事务的官员。额设四员,其议事的地方称噶厦。清朝乾隆时其官秩为三品,由驻藏大臣与达赖共同挑选,上奏任命。见《卫藏通志七》。
周朝执事官吏通称。《利簋铭》:“锡有事利金。”《尚书·周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官名。五代始置,为侍卫亲军马军统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挥使下。宋朝沿置,一员,徽宗政和四年 (1114) 定其品序在正任防御使之上,从五品。武官名。见“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
王名,汉时匈奴有此王号,分左、右,为地方长官,地位仅次于左右贤王。左居东方,右居西方。《汉书·匈奴传上》:“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
黄钺即饰以黄金的钺,本用于皇帝仪仗。三国时特赐予出征重臣,以示威重,令其专主征伐。魏文帝黄初三年(222) 亲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其后相沿为成制。吴亦有此号,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太祝下大夫司巫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太仆寺。
官名。殷商始置。周朝沿置。①君王诸侯及公卿大夫的侍从官员。《甲骨文存》卷二第二六二片: “戍午卜, 古贞, 小子。”《令鼎铭》: “王射,有司众师氏,小子合射。”《尚书